1856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克里米亚战争战败后,开始转变思路,将目光瞄准了东方。因为他真切地了解到,在欧洲他们是玩不转了,到东方却大有可为。

为啥?因为东方不仅有孱弱的清朝,还有落后的中亚游牧民族,他们和欧洲列强比起来,可就太好欺负了。

而且俄国欺负清朝和中亚,比其他列强更有优势,因为俄国和清朝、中亚各国接壤,可以直接从陆地上动手,百万陆军都可以派上战场,侵占他们的土地。其他列强只能开着军舰从海上动手,动用的兵力自然也就很有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59年开始,沙俄进军中亚。

我们都知道,1858年到1864年,沙俄占了外东北1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外西北4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但他们基本没动手,靠的都是威胁、讹诈。

那么他们的军队去了哪儿呢?自然是中亚。

中亚当时还有浩罕汗国、布哈拉汗国、希瓦汗国、土库曼这几大势力,他们可不愿意白白奉送自己的土地,毕竟是祖先拼了老命打下来的,凭什么说送人就送人呢?

为此,沙俄在中亚,势必要经历一系列恶战。

第一,征服浩罕汗国。

1859年,沙俄占领了浩罕汗国的皮什比克、托克玛克,第二年开始进军浩罕汗国。1年后,沙俄拿下浩罕汗国的亚纳库尔干要塞。1862年他们又下了金库尔干要塞。

时机成熟以后,他们在1865年在这里成立了突厥斯坦。1866年,他们便攻下了当时中亚最大的城市塔什干,突厥斯坦总督区的办公地点也就定在了塔什干。这里也成了沙俄入侵其他中亚国家的桥头堡。

1868年,突厥斯坦总督考夫曼,逼迫浩罕汗国的大汗胡达雅尔汗签订了一个不平等的通商条约,自此浩罕汗国成了沙俄的附庸国。

第二,征服布哈拉汗国。

1866年,沙俄入侵布哈拉汗国,基本属于降维打击。由于俄军装备过于先进,1个月之内沙俄便拿下了一系列城镇。

1868年,中亚古城撒马尔罕落入俄军之手,布哈拉地区的水源被俄军操控。穷涂抹之下,布哈拉城只好开城投降,穆扎法尔丁选择归顺沙俄。同样的道理,布哈拉汗国也与沙俄签订了不平等的通商条约,自此沙俄又多了一个附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征服希瓦汗国。

1868年,沙俄开始集中精力对付希瓦汗国,希瓦汗国的骨头还是比较硬的,眼看着俩邻居都嘎了,可他们还是不服气。

他们比较聪明,偷偷派人到浩罕汗国、布哈拉汗国发动当地人反抗俄军的统治,让俄军首尾不能相顾。

沙俄这边也没闲着,他们让高加索地区的俄军渡过里海,在里海东岸建立基地。随后再让突厥斯坦、奥伦堡2地的俄军一起围攻希瓦汗国,使希瓦汗国处于3面受敌的地步。

这期间,沙俄还趁机攻占了我们的伊犁,所以收拾希瓦汗国的时间推迟到了1873年。在考夫曼的带领下,几路俄军齐头并进,3个月时间便逼迫希瓦汗国签订了城下之盟。

打欧洲人不行,打你们还能费事?不过后来征服土库曼的过程中,俄军损失惨重,土库曼人的头太硬了,坚持了8年之久,俄军才啃下这块硬骨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71年2月,沙俄决定进军伊犁

入侵中亚期间,沙俄并没有闲下来,他们时刻关注着清朝的动向。毕竟纵观整个世界,抢清朝的地盘,比抢任何一家的地盘都要容易,动动嘴皮子就行。

1864年,新疆地区出现了不少反抗清朝的力量,中亚浩罕汗国的军阀阿古柏,趁机带兵进入新疆,开始创业。

这事儿沙俄甭提多兴奋了,他们觉得,染指新疆的机会又来了!

为什么说又呢?因为早在1864年,沙俄与清廷签订的《勘分西北界约记》中,沙俄就已经从新疆西北部,割走了4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了。

1868年,浩罕汗国被沙俄征服了,七八千浩罕汗国的军队逃到了新疆,阿古柏实力大增,他的哲德沙尔汗国开始做大做强。

沙俄在此期间,也想让阿古柏臣服于自己,所以主动承认了哲德沙尔汗国的合法性。结果阿古柏却傍上了榜一大哥英国。

沙俄知道,靠阿古柏是没戏了,因此在1868年开始筹备攻打伊犁的计划。

  • 第一步,1868年,沙俄派遣3支军队配上火炮,分别进驻巴克图、博罗呼济尔、特克斯河上游。
  • 第二步,沙俄调动另外2支部队,进入哈布塔盖卡伦、春济卡伦。这2个卡伦都是清朝的边防哨所,这已经是明面上的入侵行为了。
  • 第三步,1870年,沙俄又派遣七河省长科尔帕柯夫斯基,率先攻占了穆扎尔特山口,这里是伊犁通往南疆的重要通道。

在遭到伊犁当地人的强烈反抗后,沙俄于1871年2月决定,正式大规模入侵伊犁。不过进军过程有点儿不太顺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71年5月,沙俄正式入侵伊犁。

这个时候沙俄已经完全不顾中国人的感受了,清廷那边爱咋想就咋想,反正沙俄不想让伊犁成为阿古柏的地盘。只有扼守伊犁,才有资本和英国势力对抗。这场入侵,分成了3个部分。

第一部分,俄军受挫。

5月15日,沙俄兵分两路,一路进军马扎儿,另一路进军克特缅山口。

第一路俄军,在马扎儿遭到了当地军民的袭扰,为此他们直接开炮炸平了该堡垒。

不过当地军民很聪明,直接切断了俄军的水源。而且当地新成立的固勒扎苏丹集团,也开始派兵包抄这路俄军,切断了他们的后路。

俄军无奈,只好进军霍尔果斯,结果被当地军民一顿胖揍。这一路的侵略行为基本以失败而告终。

第二路俄军,在克特缅山口这边也没好到哪里去。双方在阵前打了半天时间,结果又来了一支当地武装,包抄了这支俄军。

俄军也不示弱,不仅动用火炮轰炸伊犁军寨,而且也派了一支人马反包抄伊犁军民。不得不说伊犁人的头也很硬啊,根本不服输。再加上暴风雪来临,俄军只能后撤。

没想到他们刚撤走,伊犁军民的援军就来了,他们一路追击,俄军被打得溃不成军,只能慌不择路地退出克特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部分,再次受挫。

伊犁人民保卫家园的决心,是沙俄万万没想到的。为此他们在5月底再次集结了一批人马,打算从春济出发,结果又一次遭到了伊犁军民的偷袭。

尝过俄军火炮的威力,伊犁军民的作战方式开始变得灵活。每次俄军用重武器的时候,大家就分开来还击,等到俄军整军前进的时候,他们再集中人马偷袭俄军。

  • 6月11日,一支俄军再次来到克特缅,一场激战过后,双方均损失惨重,不过伊犁军民还是保住了克特缅。
  • 另一支俄军在6月7日,于阿克肯特再次与当地人发生剧烈冲突。双方火器用光了以后,甚至开始甩开膀子用上了冷兵器,战况十分惨烈。

6月16日,伊犁军民的援兵到了,他们兵分三路包抄俄军营地,收拾了一大片俄军。可惜俄军的炮火过于猛烈,这才让剩余的俄军躲过一劫。很明显,俄军这次进军依旧没能取得理想的结果。

第三部分,大规模入侵。

连续遭受两次重创以后,恼羞成怒的俄军,于6月28日,出动了2000多人部队,外加13门大炮,渡过霍尔果斯河,直奔阿里玛图村而来。

在这里他们抓了不少中国人作为向导,此后一路畅通了许多,不仅不需要担心地形的问题,而且即便伊犁军民切断了他们的水源,这些中国向导也能帮他们找到新的水源。

可以说,这场战争的转折点由此到来。此后的俄军即便依旧遭受伊犁军民的顽强抵抗,但他们手里有强大的炮火力量,再加上当地人作为向导,可谓是连战连捷。

7月1日,俄军攻占绥定,2天后他们攻占了巴彦岱。7月4日,宁远城陷落。就这样,抵挡了2个月时间的伊犁军民放弃了抵抗。伊犁自此陷入沙俄之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1871年到1881年,沙俄殖民伊犁长达10年。

伊犁军民之所以战败,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

  • 第一,伊犁军民装备落后,弓箭长矛随处可见,缺少火炮,而沙俄的热武器太强。
  • 第二,伊犁军民后备力量不足,毕竟新疆大片地区被阿古柏攻占了,清军也过不来。
  • 第三,沙俄的准备十分充分,提前3年制定计划,以中亚为依托,后援力量源源不断。

此后10年时间里,伊犁一直在沙俄手里。清廷讨要说法也没用,沙俄给出的理由很简单:你们啥时候击败阿古柏,我们啥时候归还伊犁。

结果到了1878年,左宗棠击败阿古柏,收复了新疆。沙俄开始耍无赖,死活不肯归还。双方谈了3年多,好不容易签订了《中俄伊犁条约》,沙俄还是从西北割走了7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看似不多,却比宁夏还要大。

等伊犁再回到清朝手里的时候,这里已经成了一片焦土。不仅伊犁九城被俄军焚毁殆尽,就连当地人也被俄军一股脑卷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