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依河傍海而建,2022年,滨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品质滨州”建设,描绘了“海韵河秀、品质滨州”新蓝图。农发行滨州市分行抢抓发展机遇,立足职能使命,加大支持力度,2022年以来,累计投放贷款403.9亿元,截至5月15日,贷款余额504.2亿元,突破500亿元大关,较2022年初翻了近1倍,对公贷款投量、增量、增速、余额均居全市金融机构首位,为加快品质滨州建设注入政策性金融活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行支持的博兴县“四好农村路”项目

立足主责主业,守好“大国粮仓”。“黄河滩地多盐碱,不长庄稼只长草”曾是滨州的真实写照,滨州土地盐碱化程度高,盐碱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近22%。但如今全市粮食产业经济超千亿规模,在盐碱地上炼成“千亿粮城”。近年来,该行立足主责主业,聚力“两藏”战略实施,一是创新“农地+”模式,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盐碱地综合治理利用等项目支持力度。自2022年以来,累放农地贷款61.6亿元,贷款余额85.6亿元,居全省农发行系统首位,累计支持提升改造高标准农田22.6万亩、盐碱地综合治理利用18.1万亩。二是创新探索育繁推一体化信贷支持模式,助力种业振兴,仅2023年投放农业科技贷款10.9亿元,占全省农发行系统投放量的26.1%,居全省农发行系统首位。三是多个领域同步发力,全力支持服务多元主体市场化收购、粮棉油全产业链发展、仓储物流体系建设等,全力推动粮棉油信贷业务发展扩量提质。2022以来,累收累放粮棉油贷款达207.6亿元,粮棉油贷款余额60.6亿元,均居全省农发行系统首位。

赋能乡村振兴,激活“一池春水”。该行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一县一案、一企一策,为打造滨州特色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按下加速键。在全市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中连续3年获得“优秀”。一是紧抓省农发行、省农业农村厅与滨州市政府合作共建阳信乡村振兴实验示范区机遇,积极探索农业政策性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整县推进”新路径,通过贷款、基金等多种融资方式向阳信县域投入资金超40亿元,信贷规模增幅176.8%,占该县对公贷款的1/3,支农成效得到地方党政和社会各界广泛赞誉。二是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累放精准帮扶贷款116.9亿元,被山东省工商联评定为省级“万企兴万村”典型金融机构;三是全力支持乡村产业振兴,累计发放产业类贷款89.1亿元,因地制宜支持沾化冬枣、阳信肉牛、博兴对虾、邹平香椿等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四是大力支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累放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贷款185.4亿元,助力“四好”农村路、水电气网农村公共服务、城乡融合发展等重点领域提质升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行支持的全国优质麦产业融合示范区建设项目

坚持服务至上,迸发“支农活力”。该行坚持发展为要、实干当先、勇争一流,以客户为中心,提供专业高效的金融服务。一方面,以融智开路,点燃发展强引擎。2022年以来,该行持续推行战略合作、政策宣讲、专班对接“三位一体”营销模式,先后与阳信县政府、博兴县政府、市工商联等签约;与各区县政府、交通局、水利局等召开项目融资座谈会,达成融资意向350亿元;与市发改委先后联合建立两批乡村振兴重大项目库,累计入库项目43个、贷款需求310亿元,已全部落地审批,为高质量发展积蓄了强劲动能。另一方面,以服务突围,铸就硬核竞争力。凭借推行的一体化办贷、常态化会商、机制化调度等一揽子服务模式,打造出在银行同业中具有领先优势的办贷效率。近3年累计与市县两级政府、国企协同打造项目105个、融资需求600亿元;累计获批项目69个、申贷金额410亿元。“有项目先找农发行”成为市县两级党政和企业的共识。在市政府“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信贷投放、先进制造业及绿色信贷”3项评比中连续2年均居全市银行机构首位;连续5年荣获富强滨州建设“金星奖”。(王明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