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日话题来自小红书某位康复治疗师的灵魂拷问,内容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小红书

很多治疗师在评论区表示自己的也有类似的经历:

@记**干:

每天26-27只大腿,扛到扛不动为止,按理说这么大的工作量钱应该很多才对啊,结果……一小点,主任还天天哭穷,让我们多加病人!TMD真的不管我们做的完,做不完?!

@地**C:

其实实际上说,治疗师的工单没有那么多。打个比方pt44一个治疗师即使十个患者每个患者40分钟。一天也就是440。而同科室医生才是创收大头,中成药,检查耗材这些才是绩效的顶梁柱。

@M**o:

五六万都3000上下,已经麻了还是三甲,这个钱都不知道去哪里了。

@Y**素:

我们是儿康,一个治疗师一天产生的效益是1000左右,一个月26000,她们绩效在6.7k。

@妙**生:

这个比例很难说正不正常,毕竟除了绩效之外你还有基本工资,社保,扣税等。我自己做针灸都是自己完成一个月单纯治疗费就二十五万左右,绩效都没有治疗费百分之十。

@(ง •̀ω•́)ง✧:

30000*0.06=1800

30000*0.07=2100,你可能是这个比例区间

@小**行

虽然我不是康复,是临床,我每个月产生大概15万收入,绩效6k。但是按理说康复pt、ot这些应该是纯收入啊,都没有耗材的,应该给更好的绩效啊!

@m**o

我们治疗师一共占科室一半的工作量,却拿的科室五分之一的绩效,九万工作量绩效1300。

辛苦挣来的钱都分给谁了

一直以来,很多治疗师都在质疑医院绩效分配问题。有的说是医师拿走大头、有的说是护士瓜分太多、有的说是科主任分配不均……

众所周知,医院是实行差额管理的事业单位,按理说当地应拨付40%的基本工资但在2023年,大部分医院反映,实际仅拨付了20%-30%,到手的基本工资偏低现象在中西部较为普遍。

大家都眼巴巴地等着分绩效,这个绩效是科室自己挣的,可怎么分?

事实上,分配绩效主要看收支结余,其中的收入部分是指科室收治病人获得的检查费、治疗费、床位费等;支出部分则包括科室人员成本、房屋及医疗设备折旧成本等,收入减去支出后结余的钱是医院的总绩效。

一般来说,医院要按10%-25%的提成给科室作为绩效,科室主任在科室绩效的基础上按职称及工作量分配给科室医务人员。

由于每个科室结余的钱不同,医院内部也没有转移支付这一说,以科室结余定绩效的方式较为普遍。所以,各个科室的绩效差别很大。

所以,除了科主任、医生、护士,挣得业绩还需要用到哪呢?

一位江苏无锡某县三甲医院的医务人员就介绍过,他所在医院有9位副院长,27个大管理部门、61个具体分管部门,人员比例在30%-40%,而他们的工资奖金都需要临床一线职工去创收。

不论怎么分都会感到不公平

太多医务人员吐槽绩效分配不公的事件,科室内部、外部,还有吐槽后勤部门不用创收就能多分绩效的……关于限制后勤人员绩效不超过临床医务人员方面,很多地区都发了文件。

2024年1月15日,内蒙古包头市卫生健康委、市财政局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印发并执行《包头市深化公立医院绩效薪酬制度改革工作方案(试行)》,重磅出台了医务人员绩效薪酬改革的十条措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当属公立医院绩效薪酬的内部分配。方案指出:

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的价值,体现医、护、技、药、管等岗位差异,合理拉开收入差距,避免平均主义。其中,医技科室人员、护理人员、行政和后勤人员人均绩效薪酬不得高于临床医生平均绩效薪酬的80%、70%、50%。

可以看到,绩效无论怎么分都会有争论,正如一名上海的医务人员所言:“不患寡而患不均,给谁分的多了少了都会有怨言,那就赶紧推行年薪制吧,这样大家都没话说……”

年薪制确实是目前正在推行的政策,各地都在推行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2023年,河北、山西等省均下发文件,将探索试行年薪制。

你觉得年薪制能解决绩效分配不公这个问题吗?

· 欢迎点赞、在看、分享到朋友圈 ·

编辑丨云自闲

灵感来源:梅斯医学、康知了

本文系“康知了”授权整理创作稿件!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