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作义在民国时期的军阀中,起初算不得大佬,而是从晋绥军阎锡山麾下逐渐分离出来。由于出众的军事指挥素养,在抗战时期成为独当一面的人物。到了解放战争中期,傅凭借嫡系部队对战华北解放军连战连胜的资本,以及手下的22万傅系部队,一跃成为了国民党华北剿总司令官,此时连嫡系带中央军总兵力近60万人,是国民党军在华北手握军政大权的头号人物。傅作义军事集团的主力部队包括4个正规兵团,当时的4位司令官分别是谁,最终结局如何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4兵团司令官李文。李文是华北剿总中傅作义的死对头,前期是陈继承,陈调走后华北中央军体系势力最大的就是李文中将。李文也得到过老蒋的密令,安排他在北平严密监视和节制傅作义。49年傅作义在北平发动起义之前,最担心的就是李文等人煽动军官哗变,破坏起义进程。思前想后傅作义承诺不愿意起义的军官只要不带走部队,可以派飞机送他们回南京,自己绝不阻挠。用这个办法,最终迫使威胁最大的李文提前离开北平。李文不光没有起义,后来还加入胡宗南系统,成都战役抵抗到最后时刻的就是5兵团司令官李文,跟北平当年的4兵团司令官李文是同一个人!李文以假投诚的方式,解放后找机会逃到了台湾,得到老蒋的嘉奖,再也没有回到大陆,72岁终老台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9兵团司令官石觉。石觉也是中央军名将,经历跟上面的第4兵团司令官李文大同小异。石觉属于汤恩伯13军系统,历任军长、兵团司令官。虽然不像李文那样经常跟傅作义对着干,但此人愚忠至极,不光打算在北平和解放军顽抗到底,闻知傅作义打算起义时,竟然不顾形象还嚎啕大哭。石觉跟李文一样在北平起义前坐飞机逃离华北,三野发起渡江战役时,石觉在上海、浙江一带驻防,1950年带十余万部队到达台湾,成为台湾残余国军部队中的重要力量。逃台后此人仍得重用,晋升二级上将,78岁死于台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11兵团司令官孙兰峰。跟上面两位不同,孙兰峰是傅作义嫡系,属绥远系名将,以光头凶悍而闻名。傅作义集团有17个师的嫡系部队,并不全在4个兵团编制内,有一些直属华北剿总指挥。孙兰峰作为傅作义心腹爱将,长期驻守平津西线,把住张家口等要地,确保形势不测时傅作义大军可以撤往发家地绥远。事实上也确实如此,直到平津全部解放时,孙兰峰还在绥远为傅作义把持着8万嫡系部队。孙兰峰为人忠勇耿直,一度不相信“傅长官起义了”,直到49年9月傅作义亲自出马,屡次当面劝说这位部下,才促成了绥远解放。孙兰峰建国后担任过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副主席等要职,92岁在呼和浩特去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17兵团司令官侯镜如。侯镜如在4人中十分另类,在20年代就加入过我党,参加了南昌起义(任团长),表现英勇,后在历次战斗中多次负伤,31年又因为著名的顾顺章叛变事件,困难情况下一度和中央失去了联系。此后侯镜如一直在国民党军队中任职,成为华北剿总第17兵团司令官之前,历任过92军军长,武汉、北平等地警备司令。在解放战争中期的1947年,侯镜如已经和组织恢复了秘密联系,国军高层不知情,辽沈战役东北国民党困难时期,南京还调集侯镜如的部队增援锦州!侯镜如此后在南方多次秘密策动下属起义,包括在福建的92军。建国后侯镜如从香港回到大陆,恢复了身份和名誉,后来还担任过全国政协副主席这一职务,晚年以92岁高龄在北京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