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轧车间不开灯也能高效生产,梅花鹿、孔雀怡然自得地在栖居在厂房边……走进宝钢股份上海宝山基地,对钢铁厂的传统印象被彻底颠覆。5月22日,记者跟随中宣部组织的"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走进上海宝钢的"黑灯工厂"和"哨兵动物园",探寻其"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高质量转型发展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黑灯生产"劳动效率提升超30%

"黑灯工厂",顾名思义,就是在不开灯的情况下仍可以高效运转的智慧工厂。宝钢股份冷轧厂1730单元的C008热镀锌智能车间就是这样一个"黑灯工厂"。在这里,无人行车使命必达,自动吊抓钢卷,让每个钢卷都能精准到达属于自己的位置。30多米高的9层退火炉,也不再需要工人们一层层爬楼巡检,靠一台机器人就能自动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新技术应用实施,工厂劳动效率提升超过30%,"宝钢股份冷轧厂副厂长刘德成告诉记者,汽车板的生产,工艺复杂度比较高。汽车板生产的智能化,更是一个长周期的挑战。宝钢冷轧在近十年的智能化转型过程中,不断摸索,建立起融合多基地的数智化立体场景。不仅大幅提高了劳动效率,产能水平差、吨钢加工成本、吨钢能耗和吨钢综合污染物等污染物水平都大幅进步。

在 "黑灯工厂"的一角有一个"六合一"操作室,这里是整个车间唯一有人的地方。操作室内,几十块屏幕上闪烁着各类数据,几名工作人员正进行着实时监测。最近三年,这样的监测工作也随着人工智能的加入变得越发智能和便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工智能赋能传统钢铁制造

"近三年来,我们重点推进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工作,目标不仅是要减轻体力负荷,更要减轻繁重的脑力负荷,尤其是在钢铁制造的核心生产控制环节。"刘德成表示,人工智能进入传统钢铁制造的核心地带,挑战性很强。但通过不断探索迭代,宝钢找到了方法和路径,成功实现了汽车板产线的AI主操。

"我们打造的AI主操,对超过800个数据和参数进行处理,预测未来三十分钟的工艺参数变化情况,能完成毫秒级的实时控制。"刘德成进行过粗略的统计,此前操作人员在实时监控的过程中,每三分钟左右,就要调整一次操作。应用AI主操后,工作人员只需要半小时介入一次就可以,降低了人员90%以上的负荷。

经历了自动化、无人化、AI化,宝钢冷轧的智能化之路下一步指向何方?刘德成的答案是"大模型"。"近两年,工厂一直在跟踪研究大模型的发展,今年已经进入到实战阶段。"刘德成介绍,公司建立了AI算力中心,组建了数智化团队,目前正在集中各制造基地的数据资源,在电镀锌汽车板产线上进行大模型的效果验证。后续将通过"基础大模型、行业大模型和专业大模型"三个阶段的推进,实现对汽车板表面质量检测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一个月前,宝钢股份与华为公司签署了全领域合作协议,算力中心也已上线。"今年是宝钢股份全面推进AI战略的元年,目标要实现 100 个类似 AI 主操这样的场景应用。"宝钢股份党委总经理、副书记吴小弟表示,宝钢股份将依托云计算、新一代 AI 技术,全面推进 AI 转型落地。

动物当"哨兵",监测环境质量

在宝钢宝山基地,同样做着监测工作的还有一群小动物。在"哨兵动物园",蓝孔雀、梅花鹿、喜鹊、鸽子等动物们像哨兵一样,担当着环境质量监测的"重任"。这也是"哨兵动物园"名称的由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蓝孔雀76头,梅花鹿64头,鸽子超过100只,喜鹊53窝……"哨兵动物园"负责人李军功兴奋地向记者细数动物园里目前的构成。小动物们良好的生存状态,见证了宝钢在污染防治、环境保护方面取得的巨大成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动物对环境很敏感,环境优劣和它们的生存、繁衍情况息息相关,这样的生态监测比仪器监测更可信更直观。" 宝钢股份运行中心副总经理刘仕君介绍,哨兵动物园开办已有30年,动物们的健康繁育充分展示了这座现代化城市钢厂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生态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2025年具备减碳30%工艺技术能力,同比2020年减碳8%;到2030年减碳15%;到2035年力争减碳30%;到2050年力争实现碳中和。" 刘仕君告诉记者,2022年公司公布了碳中和行动方案,聚焦于绿色智造,制造绿色与绿色生态三大方面,明确了量化行动目标。

从极致能效、清洁能源到低碳冶金、打造绿色供应链……刘仕君表示,在"绿色化"的道路上,宝钢正在创新探索和实践更多行业减碳途径,以负责任、可信赖的行动举措,奋力创建世界一流企业,共同迈向美丽的可持续发展未来。

作者:

文:蒋竹云 视频:蒋竹云 编辑:陈晨 责任编辑:王蔚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