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约2090字,阅读需6分钟

朋友们

最近科学城来了好多新朋友

看看都有谁

点我一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点我一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点我一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点我一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面这些新朋友

搬新家啦~

12万余只两栖爬行动物标本

41万个植物标本

已全部“落户”成都科学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成都科学城丨马骥 摄(未经授权 请勿转载)

近日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以下简称“成都生物所”)

已完成主体搬迁

入驻成都科学城新园区

馆藏量全国第一、亚洲第二

12万余只两栖爬行动物标本汇集

这是馆藏量全国第一、亚洲第二的两栖爬行动物标本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两栖爬行动物标本馆

这里拥有两栖爬行动物标本12万余号,包括蝾螈、蛙类、龟鳖类、蜥蜴和蛇类等,涵盖国内已知两栖爬行类物种数量的80%以上。该馆集中展示了成都生物所历代科学家收集的珍贵标本、图片、手稿和相关音像资料,凝聚了我国几代科学家的智慧和汗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两栖爬行动物标本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眼镜王蛇标本

“两栖爬行动物标本馆一方面提供支撑服务并开展科学研究,另一方面通过传播两栖爬行动物科普知识,让人们了解这些动物,关心这些动物的生存现状,最终目的是为了保护动物。”成都生物所两栖爬行动物标本馆副馆长王斌介绍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蒋珂正在工作

在库区里,成都生物所两栖爬行动物标本馆实验师蒋珂着重介绍了两位“成员”——滇螈和“小角蟾”标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滇螈标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滇螈标本

滇螈是国内现有两栖动物里,唯一一个被宣告灭绝的物种。

蒋珂表示:“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云南昆明滇池,依据‘红色名录’,其灭绝原因主要是栖息地水体污染。目前馆内拥有滇螈的70余号标本,对于该物种及近缘种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非常珍贵。”

在看“小角蟾”标本之前,蒋珂先展示了一本上世纪30~40年代的笔记本,那是我国两栖爬行动物学奠基人刘承钊院士的野外笔记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这是刘承钊院士1938年的野外记录,其中原始野外编号为098号的标本就是我们介绍的这个标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小角蟾”标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已保存86年的098号“小角蟾”标本

“这号‘小角蟾’标本是第一批来到标本馆的‘成员’之一,它于1938年7月被采集于四川峨眉山,原始野外编号为‘川098’,馆藏号为‘CIB 89963’。”蒋珂边将“小角蟾”标本从标本瓶里取出边说:“这号标本最初在野外采集时被记录为淡肩角蟾(Megophrys boettgeri),后来被重新鉴定为小角蟾(Megophrys minor),也就是标本瓶上写的名称,2023年又被改订为赤水角蟾(Boulenophrys chishuiensis),多次改名反映了分类学研究的变动。赤水角蟾是中国特有种,已知分布于贵州、四川、重庆和云南。这号标本是标本馆的‘元老’之一,代表了标本馆的第一批标本收藏。”

西南地区重要的植物标本馆

41万个植物标本“盛开”

这里有41万个植物标本,它们主要来自中国西南-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地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植物标本馆

成都生物所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心副主任、植物标本馆馆长徐波介绍,植物标本馆长期从事西南地区植物多样性和植物资源调查、评估与珍稀濒危植物保育方面相关研究。

“目前馆藏植物标本主要来源是中国西南-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地区,同时向周边省区及东南亚区域拓展。近10年来,随着专科专属的深入研究,增加了大量的蕨类植物、蔷薇科、豆科、菊科、兰科和报春花科标本。”徐波表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植物标本

在展示区,可以看到很多花在被制作成标本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着部分初始颜色,非常艳丽,就像是还长在土壤里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植物标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植物标本

何以保持?

徐波表示:“传统的标本制作只需要将标本定形之后放在吸水纸或报纸上,压平之后保持长期干燥即可。但是近年来,我们会借助暖风机等外力手段将压制的标本尽快烘干,这样在保持较好形态的同时还可以保留植物原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科研人员正在做实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植物培养现场

“近年来,每年我们团队差不多会发现和发表十个左右新的植物物种,我相信随着调查的深入和强度的增加,未来可能还会更多。”徐波说:“现在我们有了新的办公场所,馆的空间变大了,可以容纳更多新采集标本的同时,我们也拥有了更好的科研环境,天府新区怡然舒适、科学城安静氛围,都是搞科研的理想环境,相信以后在这里我们能出更多科研成果。”

中国科学研究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主体搬迁已经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成都生物所

据介绍,成都生物所成立于1958年,致力于生物多样性保育与生态环境建设、生物资源高效可持续利用、食品-人类健康-水资源安全中的科学前沿问题和重大技术瓶颈,开展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科学研究、技术研发与集成。

成都生物所科学城园区占地共49000余平方米,共分为A、 B、 C、D四个板块,A、B区已经建设完毕投入使用,主要由实验室、展览馆、图书馆、标本馆构成。其中,馆藏量全国第一、亚洲第二的两栖爬行动物标本馆,拥有维管植物标本41万份的植物标本馆及特色功能菌种资源库均一并搬迁至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成都生物所图书馆

建所以来,成都生物所承担了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专项、科技支撑计划、973、863、自然科学基金等一大批国家级科研项目。获得了包括国家科学技术奖等在内的300余项科研成果,为长江上游生态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与众多国际组织以及美、德、英、法、俄罗斯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与国内众多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建立了紧密的战略伙伴关系。

仅用两个月,完成“搬家”

“每一件标本都有自己蕴藏的独特价值。”成都生物所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心副主任、植物标本馆馆长徐波表示:“每一件标本的清点、登记、包装、拆卸都需要非常仔细严谨,搬迁工作,难就难在这里。”

植物标本馆编号标签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如果标本失去了标签……

“有的植物可能看起来相似,但是在分类学上亲缘关系相差很大,后续的馆藏归属就完全不同。”徐波表示:“所以,在被打包之前,每一件入选的标本都核实一遍它的‘身份证’,避免出错。”

“清点、登记、包装、拆卸,一步都不能少,我们不能出错!”徐波说:“植物标本搬迁过程中,研究人员对现有标本进行了梳理和重新分类,并以此为基础,从科学性、研究性等方面入手,结合国内外标本馆标本的馆藏经验,重新对新馆柜组的编号以及标本存放进行了设计。”

经过整理,目前馆藏植物标本41万余份,主要来源于中国西南-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地区,同时向周边省区及东南亚区域拓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另一边两栖爬行动物标本馆所面对的问题,可能就没有这么简单了。

两栖爬行动物标本馆副馆长王斌表示:“标本瓶和标本架都有编号,在搬迁后必须按照原来对应的编号准确复位。此外,由于玻璃标本瓶易碎,而且瓶内有溶液,需要格外重视打包环节,保证标本瓶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在科研人员的配合下,搬迁工人们行云流水的打包手法,像极了快递点的小哥。”

王斌介绍,每一个标本瓶都要裹上气泡膜并做好记录,再放进纸箱里。纸箱里的空隙也要填充好,避免标本瓶晃动。纸箱又被放进特制的木箱里,才能装车运输。开箱上架时,还要仔细核对记录,保证标本瓶没有遗失。

“动物标本基本都被泡在福尔马林或者酒精瓶里,在打包过程中,我们既不能把瓶子拧太紧,又要保证不会漏出来。”蒋珂表示,箱底、箱壁及标本之间,都铺上海绵、泡沫进行填充和阻隔,既不能太松,也不能太紧,以免箱内标本晃动,相互挤压或碰撞。

装箱完毕后,填写两份装箱单,标明箱内标本的名称、编号、数量等,一份留档,一份放入整理箱内。最后,在箱子封口处贴上封条,在箱体上贴好编号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入驻新园区,启航新征程。成都生物所将始终秉持保护生态环境、发掘生物资源的原则,通过知识和技术创新,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永久福祉作出贡献。

12万余只两栖爬行动物标本

41万个植物标本

成都生物所的科学家们

与这些动植物发生过怎样的故事

下一期来揭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刘倩婷

摄影:达霄羽、刘倩婷

编辑:刘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