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潘金莲,作为《水浒传》中备受瞩目的女性角色,以其形象深入人心,然而,正因其在文学作品中的塑造,使她成为了千百年来备受指责的对象。

随后,兰陵笑笑生将这段历史再次改编成了《金瓶梅》,而在这部作品中,潘金莲的形象依然是先前那个令人深感不快的形象。在《水浒传》中,武松一直被塑造成一个豪爽的侠客形象,可以说,他之后遭受的命运,正是由于潘金莲所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武松如果当初娶了潘金莲,他的人生轨迹是否就会完全不同呢?当然,《金瓶梅》中已经详细解释了两人的结局。

一、侠气武松

英雄与酒色纠葛自古便深厚,这种说法自然也适用于武松,可以说在《水浒传》中,武松登场时常常伴随着酒色的氛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江首次遇见武松,或者之后与孔亮争斗时,酒总是不可或缺的元素。显然,这种安排是作者精心设计的,旨在突显武松的性格特点。古往今来,美酒一直是侠客和文人墨客难以割舍的情结,正如曹操曾言:“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也许已经留意到,在《水浒传》中,那些英雄们多半都钟情于美酒。这种爱好为他们赋予了独特的侠义情怀。然而,与鲁智深、李逵不同,酒对武松而言却激发了他豪迈的侠义壮举。

无论是鲁智深还是李逵,在饮酒之后都会引发纷争,但武松则有所不同,他展现的是侠义之心。酒给予武松的不仅是力量,更是清醒的头脑。他无论是与猛虎搏斗,还是后来与蒋门神的交锋,都是在清醒有意识的状态下进行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武松的酒量,就像《水浒传》中所描述的那样,似乎无法使他陷入醉意,这种境界无疑凸显了他的英雄气概。可以肯定的是,古往今来,武松一直备受赞誉,主要是因为他身上所具备的豪情壮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单靠美酒还不足以展现武松的个性魅力,这时需要美色来凸显。因此,潘金莲的出现间接地凸显了武松的形象。可以说,这个情节很容易给人留下好色的印象,但在武松身上从未有过这样的声音,相反,他的形象更加丰富多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特别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将武松与武大郎相对照,从而更加凸显出二者的差异。武松打虎的壮举一经传扬,整个城镇皆知其英勇事迹,群众更是将其奉为英雄。此外,官府还授予武松一职衙门的职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武松此刻可谓功成名就,事业有成,正值其辉煌巅峰,乡亲们谈及他时无不赞叹。虽然官府只赐予他一小职衙门,但在当下,这已是一份安稳的公职,堪称铁饭碗。

再加上武松的相貌,他不仅身高八尺,而且相貌英俊无比。相比之下,武松的哥哥武大郎,虽然是血脉亲属,但两人的外貌却有天壤之别。武大郎的相貌简直令人无法直视,个子矮小,长相更是丑陋至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武大郎却迎娶了一位容貌姣好的妻子,潘金莲姿色绝佳。无人能不感叹:“这简直是鲜花盛开在粪堆中啊!”

武松回到哥哥武大郎的家,三人开始同住,此时潘金莲对武大郎的态度可想而知,命运的轮盘开始转动。在《水浒传》和《金瓶梅》中均有类似情节描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叔嫂关系

武松初次见到潘金莲时心情愉悦,因为他的哥哥能娶到如此美丽的妻子,作为弟弟,他也感到欣慰。在武松寄居在武大郎家期间,潘金莲对他关怀备至,细心照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潘金莲不仅帮助武松缝补衣物,还在寒冷的天气里为家中添加柴火。无论是食物还是住处,她都照顾得很周到,使得武松对她的感激之情日益深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武松心怀感激,深知嫂嫂的照顾是理所应当的。于是在一天的工作结束后,他特意前往街上挑选了一件衣服送给潘金莲,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潘金莲或许认为武松内心深处可能并非如此,但对她而言,情况却截然不同。自与武大郎相识以来,她从未真正接纳过他。如今,一个英俊的男子向她表达好感,这无疑会引发她内心深处的猜疑与思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那时起,潘金莲便逐渐展开了对武松的试探,默默地向他投去秋波。然而,在武松心中,潘金莲是自己的嫂嫂,他怎能做出对不起自己兄长的行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