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亲在整个家族排老大,下面还有5个弟弟,而三叔是堂叔家的儿子,人人都称年轻的他为郝木匠。

只因他会木匠的手艺,农闲的时候就靠自己的手艺赚钱,他家的日子一直比别人家要强的多。

三叔把村花的三婶娶回家,那更是让很多人羡慕。

那段时间大家伙都在议论:“这有钱就是好啊,听说为了将村花娶到手,四大件,彩礼什么的,可是没少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叔赚的多,加上又特别喜欢三婶,花钱很舍得。

而对于大家伙的羡慕,三叔只是笑了笑,她继续埋着头干活,在他眼里那些夸赞也没有赚来的实在。

三婶婚后没多久就生下一个女儿,之后她就再也没有生育过。

80年代的农村还是很重视男孩的,去医院一检查,医生说三婶生产时伤了身体,她很难再有孩子了。

三婶一脸愁容,觉得愧对三叔,她甚至哭了出来。

三叔是个开朗性格,他对三婶说:“没有就没有吧,我们把女儿培养好了也一样。”

话是那么说,可是村里人还是议论纷纷,他们都看起了三叔的笑话。

“他赚那么多有什么用,没有儿子还不如不赚,到时候都给了外人。”

其实也不难理解,一直以来三叔都是我们村最风光的人,羡慕的人多,嫉妒他的人更多。

只要三叔过得稍有不顺,自然有很多人说风凉话,以显得三叔过得不如他们。

其他人还好说,自己家亲戚也开始有了别的心思。

亲戚听们说这件事,他们纷纷对三叔的家产打起了主意。

很多亲戚都想把自己的儿子过继给三叔,他们承诺:“我儿子是个好样的,他将来一定会给你养老的。”

他们还会把自己的儿子往三叔面前领,希望三叔能一眼相中他们的孩子。

面对亲戚们的殷勤,三叔都拒绝了,并扬言自己没有过继的打算。

这下子可惹怒了那群亲戚,他们都说三叔一点亲情都不讲,渐渐的都与他疏远了。

父亲曾问过他:“其实过继一个孩子也挺好,最起码有人给你们撑腰。”

三叔摆了摆手说:“就因为我不肯过继,他们就要与我断亲,这样的人我们能指望他们什么?”

这番话让父亲哑口无言,他是打心眼里佩服三叔,难得活得那么通透。

那年年关,三叔正筹备着买年货的事,突然有个少年喊了一声:“舅!”

三叔定眼一看他眼睛湿润了,这不是他的外甥呢,可看到他穿着单薄的衣服,三叔问:“你母亲是不是出事了?”

不怪他这么问,三叔的大姐嫁到外地,后来又跟着丈夫去了很远的地方。

他们一直书信来往,但他们却无法相见,如果不是发生大事,外甥又怎么会来呢?

从外甥的口中得知,三叔的姐姐和姐夫已经去世,外甥没办法才来投奔三叔的。

看着那可怜的孩子,又想起早逝的姐姐,三叔将孩子留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不仅管吃管住,得知外甥学习很好,他又将外甥送到了学校读书。

很多人都说三叔傻,他不肯过继孩子,还供一个外姓的孩子读书,将来有他后悔的时候。

面对争议,三叔不为所动,他对外甥说:“只要你肯努力,别人影响不了你啥。”

几年后三婶去世,外甥和女儿都被他送出去读书了,家里就剩下三叔一个人。

村子里办喜事,那些人从来不会邀请三叔。

他们觉得三叔没有生儿子,怕他的出现影响小两口生男孩。

更过分的是有些人还会去三叔家里偷东西,被抓后人家反而理直气壮。

“他家又没什么人,留那么多的东西干什么,还不如给我用呢!”

可以说三叔因为这件事受到了各种冷落,有时候会看到他坐在三婶的墓前发呆,那背影格外落寞。

所有人都以为三叔将老无所依,没想到事情却峰回路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一天三叔家的门口停了一辆车,大家都很好奇,到底是什么人来看望三叔。

有人认出了那辆车,居然是县长的,这让众人惊掉了下巴。

在人们的拼凑中,大家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当初三叔让外甥去读书,他没有辜负三叔的心意,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

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了单位,经过多年兢兢业业的工作,前不久刚刚被调到我们当地的县城担任县长。

这下子人群沸腾了,谁又能想到当初的流浪小子竟然会有大出息。

三叔后来跟我父亲说:“外甥其实是故意回村的,他就是为了让那些瞧不上三书的人看看,没儿子,他也能挺直腰板。”

这么多年外甥那么有出息,三叔愣是一个字也没说,他不想连累孩子。

等三叔的外甥出来,村长就带着人要大摆宴席请他吃饭 。

村长笑着说:“你是从咱们村走的,大家伙看到你这样有出息,肯定高兴。”

这群人翻脸比翻书还快,当年他们可没少欺负三叔的外甥,上学时,村长还嫌三叔送礼轻,不给人家开证明呢!

面对村民们的热情,三叔的外甥拒绝了,他赶紧离开了村子。

自打三叔的外甥来家里坐了坐,三叔家的门口就热闹起来了。

有过来找三叔叙旧,有人请三叔喝酒,之前听说三叔要翻新房子,本来没人帮忙。

可那天却来了十几号人,非得说要免费给三叔当帮工。

就这样平日里倍受冷落的三叔,一下子就成了香饽饽,不少人还来他家送礼,挡都挡不住。

大家都以为三叔以后要在村子里威风了,他却跑来向父亲辞行。

他说自己的女儿去年结婚了,他想去城里和女儿生活。

父亲不解的问:“你不是最讨厌的去城里吗,怎么现在转变了心意?”

其实父亲最想说的是三叔忍了那么多年,好不容易分光了,怎么就要走呢?

三叔告诉父亲:“看着曾经欺负我冷落我的人都在讨好我,我觉得挺没意思的。

“你有困难时别人落井下石,成功了又锦上添花,这样的人情来往有什么可高兴的?”

“再说了,那些人哪是看着我的面子才与我交往的,分明是因为外甥有了出息他们才上赶着来送东西请客吃饭。”

“我不能帮外甥,但绝对不会给他添乱,不然他的努力就付之东流了。”

要不是这么多年与我父亲交好,三叔肯定连父亲都不告诉。

在一个夜晚,三叔背着行李进城了,彻底的跟村里人划清了界限。

现在我都认为三叔是一个有智慧的人,在受冷落的时候依然过好自己的日子,当别人讨好自己却有清醒的头脑,不为外界所影响。

这样的人相信走到哪里都会生活幸福,愿我三叔可以幸福的度过自己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