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中通道的建设接近尾声,按照目前进度,应该是可以在今年6月建成通车,现在处于建设的冲刺阶段。

在深中通道建设过程中,并没有使用过其他工程名称,一直都是叫做“深中通道”,不过近期即将通车的时候,就有人提出可能建成后会有正式的命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中通道

其实重大交通项目工程,都可能会出现在建造工程中是一个命名,建成后可能是另一个正式命名。这种情况之前就出现在南沙大桥这个工程上。

南沙大桥建设期间,一直都使用“虎门二桥”的工程名称,无论是在项目规划或设计图纸,还是各方媒体报道,直到项目即将建成之前,媒体发现在大桥的巨大桥墩上印上工程名称的时候,居然不是熟悉的“虎门二桥”,而是南沙大桥,待后来官宣名称为最终定名。

当时命名为南沙大桥,也是有一定意义,大桥从广州南沙东涌出发,途经番禺海鸥岛,到达对岸东莞,在南沙,并且以南沙为名更能宣传南沙新区,是不错的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中通道

待到现在的深中通道,这种以“通道”命名交通工程的方式,貌似没有,大部分都是以“大桥”、“隧道”等正式命名,包括现在正在建设的狮子洋通道和规划中的深珠通道,都可能并非最终命名名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中通道

关于深中通道的命名,最近看到不少也提出一些想法,包括“广深中大桥”的提法,但是我觉得还是有不同看法:

命名为“广深中大桥”的可能性不大!

我觉得肯定不会改名为“广深中大桥”,主要考虑的是不应该包含“广”,也就是没有广州的参与。

有人觉得,深中通道类似港珠澳大桥,以连接的三地命名,港珠澳大桥的确就是经过了香港、珠海和澳门,并且工程属于一个整体,这样命名没问题。

但是对于深中通道,项目整体就是连接深圳和中山的跨海桥隧工程,并没有涉及广州,对于广州来说,其建设的属于在南沙万顷沙的一条高速公路支线,用于连接深中通道和南沙的其他高速公路及普通公路,并非属于深中通道的工程部分。

还会有其他命名方案吗?

我觉得深中通道非常有可能还是会破例,或者首先首次在全国使用“通道”一词来进行命名!因此,继续使用深中通道利大于弊,也开先河,对于未来更多的这类复杂复合型工程项目命名起到示范作用。

除此,还可能会比较保守命名为“深中大桥”,这样既符合连接深圳和中山的意思,也符合大众化交通项目以“大桥”命名规范。

最后,可能还有不少提出以重要地标命名,类似虎门大桥、南沙大桥,就会以具体工程附近重要地名来命名,其中“中山”、“香山”、“伶仃洋”等都是不错的,但是这些名称都已经被使用到了深中通道的一些子项目工程上,估计作为整体命名的可能性不大。

还有提出以深圳“宝安”等,也不一定准确反映,不知道大家觉得还有没有其他更合适的方案呢?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评论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