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当中美两国还在日内瓦进行人工智能政府磋商的时候,美国扔下了一颗“炸弹”:要对中国输入美国的商品进行高关税,且主要是针对电动汽车等行业。美国这边制裁“爽了”,欧洲却坐不住了,尤其是德国总理朔尔茨,当天就发出警告,绝不能切断双方的联系,保护主义最终会反噬自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是什么让朔尔茨公然反对美国,看看这份关税内容就知道了。这次美国制裁的幅度很高,比如说电动汽车涨到了100%,锂电池的关税从原来的7.5%涨到了25%等等,有的是翻一倍,有的是翻三倍,幅度很高,但是量很小,加了半天才加到了180亿美元,所以对中国的伤害相当有限。

事实上,大部分中国产的电动汽车,都是内部消化,真正出口国外的并不多,更不要说出口到美国了。德国权威机构“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也披露,美国进口的中国电动汽车很少,每年只有1.2万辆,即使取消市场也毫不影响。

明知影响小,为什么还要制裁呢?其实美国这招是先发制人。他们认为中国电动汽车可能会影响美国市场,所以,先出手把我们踢出局,这样就没威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要制裁中国,为什么欧洲先着急呢?其实,美国这次出手,也是一种警告,暗示欧洲、加拿大、日本这些与中国有经贸往来的国家,你们的美国老大哥已经制裁中国了,你们也要紧跟上来,不许掉队,否则就是不给老大哥面子。但恰恰是这个羊群效应,在欧洲引起了强烈的不满。

朔尔茨表示,欧洲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有一半是自家企业投资建设的,这意味着,增加关税就是自找麻烦。同时,欧洲汽车在中国拥有庞大市场,赚了中国的钱,还要反过来制裁他们,做人不能吃完饭还砸锅,那也太不要脸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可以看到,在美国确定加关税后,网上闹得沸沸扬扬,朔尔茨也急了,多次警告欧盟不能再跟美国走了,美国要制裁,对他们毫无影响,实在不行,中国与墨西哥、东南亚各国合作,也能替代掉美国市场。可是欧洲不行,提高关税后,中国电车无法向欧盟市场发展,只能全部内销,再吞掉外资的市场,归根到底,还是欧洲人自己买单。

说白了,美国一挑唆,欧洲要真上头,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但别忘了,电车代表着未来,美国有特斯拉,要是欧洲真退出市场,毫无竞争力的欧洲车企,又怎能与中美车企竞争?只能沦为中美博弈的“炮灰”,被美国收割后,用于养活他们的电车产业。

因此,美国刚喊制裁,后来欧洲的伙伴跟他打起来了,至于我们,倒是可以看个热闹,反正事儿不大,局势还在可控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