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5月底,国民党陆军少将陈明仁前去拜访黄埔军校的老同学孙元良,没想到却吃了个闭门羹,孙元良十分瞧不起他,直截了当地拒绝了陈明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个月后,陈明仁前去拜访老战友何应钦、卫立煌,结果和当初拜访孙元良如出一辙,都被拒之门外。

晚年的陈明仁在回忆录中对这些往事依旧气愤不已,表示国民党内部十分看重山头和阶级。

不过让他欣慰的一点是,1949年起义之后,他多次受毛主席的照顾,诚邀他陪同游天坛,主动拉着他合影。甚至在他还没有入党时,就被毛主席授予开国上将军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9年,陈明仁退休回到长沙。毛主席得知后,特意下了两道命令,就是为了能让他安度晚年。

从一个国军中处处被针对、看不起的将领,到解放军上将,陈明仁有何过人之处,能得到主席的宽恕和信任?毛主席的那两道命令又是什么呢?

屡受打压的铁血骁将

陈明仁,字子良,湖南醴陵市人,黄埔军校一期学员,也是国军将领中出了名的“拼命三郎”。

他为人坦荡赤忱,不善于玩弄权术,就只知道打仗,每次都带头冲锋,浑身上下都是一股不怕死的狠劲儿。

陈明仁曾先后参加过东征和桂南战役,以超乎常人的英勇得到了蒋介石的青睐,年仅30岁就成为了中将师长。

然而,国民党内部权力倾轧非常严重,耿直的陈明仁根本玩儿不过那些“老油条”。在有心人的暗示下,多疑的蒋介石觉得陈明仁有功高震主的迹象,对他心生嫌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蒋到底多不待见陈明仁呢?这么说吧,在九江保卫战中,陈明仁手下的部队,居然只是一支由贵州保安部队改编成的杂牌军。

这分明就是让陈明仁去送死。然而,陈明仁丝毫没有察觉,甚至自信满满地保证:“强将手下无弱兵,不打退日本鬼子,决不离开九江!”

出乎意料的是,陈明仁居然真的打退了日军,将一手烂牌打得非常出彩。

但即便是这样,陈明仁也没有升职。出生入死近十年,却依然是个中将师长,他的部队也不受待见,上级克扣军饷那是常有的事儿。

1941年冬天,蒋介石到达昆明,召见入滇将领。去的人都穿着笔挺的军装,军靴锃亮,只有陈明仁灰头土脸,旧棉衣还破了好几个洞,露出里面的棉花,像个捡破烂的。

蒋介石当即就不高兴了,训斥道:“你这衣服破破烂烂的,像什么样子!给盟国人员看见,有伤军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明仁听了,比蒋介石更不高兴,马上就把锅甩了回去:“衣服两年一发,穿一个月就破了,去年发的还是旧的,你发什么,我们就穿什么。”

蒋介石没想到陈明仁敢跟他顶嘴,气得够呛,说要把陈明仁关起来。陈明仁梗着脖子:“我犯了什么罪?莫说关起来,就是杀头我也不怕!”

说完,他撕掉了中将领章,“啪”一下甩到蒋介石面前的桌子上:“这个中将我不当了,你爱咋地咋地吧!”

蒋介石气得脸色发白,让人把陈明仁撵了出去。

这件事过后,陈明仁就被明升暗贬,成为了71军副军长,坐了好几年冷板凳。那么,陈明仁是如何被毛主席注意到的?这其实跟一场战役有关。

1945年1月,中国远征军集结重兵,攻打位于滇缅公路上的边境重镇——畹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畹町是军事重镇,制高点是回龙山,可以说,得回龙山者得畹町。为了争夺制高点,中日军队在这里展开了激烈的交锋。

因敌军防控严密,中国军队轮番攻击都没能拿下回龙山,这让盟军大失所望,扬言要停止对国军的空中支援。

时任战区指挥官的卫立煌急得直上火,只好紧急请陈明仁来挂帅。陈明仁不仅不觉得这是一个“烫手山芋”,还斗志满满,立下了军令状,说攻不下回龙山,就死在山上。

三天后,陈明仁带着71军和盟军所有参战空军、陆军进攻回龙山。

早上六点,战斗正式打响,枪炮声响彻山头。这场战役一直打到下午四点,陈明仁不负众望,成功打退敌军,将军旗插上了回龙山主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龙山一战,是远征军滇西反攻以来,打得最酣畅淋漓的一次战役。

美国媒体称此战为“一部军事指挥艺术的杰作”,远在延安的毛主席也觉得这场战斗打得很漂亮,称其为“战术杰作”。

作为这场战役的指挥官,陈明仁名声大噪,被美军誉为“杰出的中国名将”,美军的一些观察人员夸赞他是难得的将才。

陈明仁自己也对这场战役非常满意。他在自传中写道:“回龙山一役,不仅挽回了整个时局,还增加了我在国内乃至国际上不少的声誉,我自己也公然认为是我生平的又一得意之作。”

此时的陈明仁还不知道,他将在不久之后遭到近乎毁灭性的打击,同时也即将迎来人生路上的分叉口……

弃暗投明:湖南解放的大功臣

抗日战争胜利后,陈明仁依然是蒋介石手下的利刃。共产党和国民党争夺东北时,他就负责打先锋,帮蒋介石守住东北。

不得不说,陈明仁是有几分愚忠在身上的,蒋介石都把“嫌弃”两个字写脑门儿上了,他还是对蒋校长死心塌地。不过,这份“忠诚”马上就要消失了。

1946年4月18日,在陈明仁的指挥下,国民党军队疯狂进攻四平。得到消息的毛泽东有点担心,特意给林彪致电,提醒他不可轻敌,要好好研究一下陈明仁指挥的回龙山战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惜的是,林总虽然打仗厉害,但面对陈明仁时还是棋差一着。解放军先后两次发起进攻,付出了巨大代价,都没有拿下四平。不仅如此,长春也落入了国民党之手。

于是,托陈明仁的福,蒋家王朝又苟延残喘了一段时间。

立了这么一个大功,蒋介石看陈明仁总算是顺眼了一点,破天荒地任命他为第7兵团司令官,还给他颁发了青天白日勋章,赐宴金陵城。

本来,陈明仁对蒋介石还有点怨怼,但现在,他觉得他又可以了。陈明仁连夜飞往南京谢恩,走路都带着风。

然而,陈明仁的这个军团司令还没捂热,就被蒋介石收回去了,原因是有人诬陷陈明仁纵兵抢粮。

蒋介石勃然大怒,在没有调查核实的情况下就将陈明仁撤职查办。不得不说,蒋介石是真不厚道,陈明仁刚立了大功就被撤职,换谁谁不心寒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明仁再怎么迟钝,也知道自己不受待见了。他对蒋介石彻底失望,也对自己的前途产生了担忧和迷茫。

万念俱灰之下,陈明仁买了一包安眠药,一饮而尽。巧合的是,陈明仁自杀后没多久,他的湖南老乡唐生明将军就来拜访,陈明仁没死成。

被救回来的陈明仁斗志全无,只顾着在南京吃喝玩乐,沉迷赌博。在一些湖南同乡、幕僚旧友的一再劝慰下,他才勉强振作起来,决定重出江湖。

当然,效忠蒋介石是不可能的了。在鬼门关走了一趟,陈明仁想通了,也聪明了一回。

表面上,他对蒋介石言听计从,但背地里,他却暗中使劲儿,左右逢源,壮大自己的军事实力,最终拿到了湖南兵权。

当时的湖南还没有解放。陈明仁清楚,四平一战,他欠解放军的太多了。嘴上说的远不如实际做的,手中有军队,才能在解放军解放湖南的时候挺身相助,造福家乡人民。

陈明仁的这个想法和毛主席的不谋而合。其实,自从回龙山战役之后,毛主席就对陈明仁很是欣赏。

四平一战,陈明仁让解放军吃了大亏,军中一些将领看不惯他,但毛主席却依然对他有着深厚的期望,希望这位将领能站到人民的阵营中来。

“陈明仁坐在他们的船上,咱们各划各的,都想赢,这是理所当然的嘛。”毛主席对民主人士章士钊说。“我们会谅解的,只要他站过来,我们就重用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高领袖表明了态度,共产党内部就确定了对陈明仁的拉拢计划。陈明仁在南京摆烂时,他身边的很多“狐朋狗友”都是中共派来的“卧底”,目的就是潜移默化地影响陈明仁。

陈明仁后来做出反抗蒋介石的决定,和这些人有很大的关系。

当然,这些举措都是“开胃菜”,重头戏还是在长沙这边。陈明仁回湘后,已经有了厌战之意。

他特意拜访了醴陵老乡,也就是时任湖南省主席的程潜,向他询问关于个人命运和家乡前途的一些问题。

此时的程潜已经被中共“策反”。面对陈明仁的询问,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帮陈明仁分析利弊,两人最终就解放湖南一事达成了三项共识:脱离内战、争取和平、造福桑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虽然口头上答应了,但陈明仁心里还是有点虚,不太愿意率部起义。

一来,他担心有四平的“血海深仇”在,共产党不会接纳他,甚至可能杀了他;

二来,他追随国民党多年,投靠共产党,怕被戴上投降的帽子;

最后,万一起义失败了,他和他的兵都要成为俘虏,他舍不得看到自己的部下成为阶下囚。

明白了陈明仁的顾虑,中央立刻对症下药。前文提到的章士钊得知此事后,特意将毛主席说过的话原原本本地转告给了陈明仁。陈明仁又是感动又是内疚,很快就同意起义。

1949年8月4日,程潜和陈明仁率领十万大军起义,湖南和平解放。此后不久,陈明仁就给毛主席发去了一封电报,表示愿意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陈明仁弃暗投明,毛主席非常高兴。开国大典前夕,他特意邀请陈明仁和他一起游天坛,中途还拉着陈明仁合照。“来来来,子良将军,咱们单独拍个照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明仁受宠若惊。要知道,国民党中像他这样的军官,连和蒋介石一起参加活动的资格都没有,更别提单独拍照了。他真的可以和中共最高领袖单独合影吗?

同行的陈毅看出了陈明仁的局促。他安慰陈明仁,主席是湖南老乡,不用太紧张。“主席请你,装啥子斯文哟!”

推推搡搡间,一群人已经走到了祈年殿西侧。毛主席停下脚步,招呼陈明仁走上前来,两人合了一张影。

合完影后,毛主席让陈明仁将照片洗50打:“你可以把这张照片送给你的黄埔同学,只要送得到的,都送一张好吗?”毛主席说。

“好,我一定送!”陈明仁回答。

接下来,毛主席又说起了谣言的事情。陈明仁“消失”后,外面都在传他被共产党软禁了,更离谱的是,还有人说杜聿明和王耀武被共产党五马分尸了。

“我想请你开会之后,去山东济南看望一下他们,把情况向外界介绍一下, 写些书信给你那些还未归来的亲友故旧,让他们及早觉醒、归来。”毛主席说。

陈明仁点点头:“我一定照办!”

这次见面,陈明仁心中的最后一丝顾虑也打消了。此后,他被任命为人民解放军第21军团司令员,奉中央之命挺进广西,消除匪患,仅用了半年时间就将盘踞在广西的匪徒消灭殆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陈明仁又担任第55军军长,率部驻守广东湛江,看守祖国的南大门。

1955年9月,陈明仁被授予上将军衔。要知道,当时的他还未加入中国共产党,没有党籍却成为上将,陈明仁也算是独一份儿了。

陈明仁在广东待了十几年。1969年,深受慢性风湿病折磨的陈明仁向中央军委请辞,准备回长沙养病、养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央军委批准了陈明仁的离职申请。毛主席得知后,特意下了两道命令:一是在陈明仁的定居地,也就是长沙市麻园岭,给他拨一栋花园楼房居住。二是一切政治待遇、生活待遇照旧。

戎马一生,经历了打压、荣耀和生死危机之后,陈明仁终于得以安度晚年。

1974年5月21日,陈明仁逝世,享年71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明仁的故事,再次让人感受到伟人的宽广胸襟和识人慧眼。

其实,不仅仅是陈明仁,傅作义、刘文辉、卫立煌等国军将领都在投诚之后得到了重用,在各个国家部门担任要职。任人唯贤,便是如此。

既有识人之智、用人之术,又有容人之量,毛主席能完胜任人唯亲的蒋介石也就不奇怪了。

“容人”的背后,不仅仅是一种自信,还是一种“天下为公”的宽广胸怀。有这样一个政党,有这样一位领袖,是国家之幸,人民之福。

信息参考

1. 党史博采-陈明仁:由国民党名将到共产党上将,曾是黄埔一期的一面旗帜,以军长之职被毛主席点名授上将军衔

2. 三湘都市报-名将陈明仁:“剃头匠,是世界上最好的工作”

3. 北京日报-陈明仁:在毛泽东和蒋介石之间

4.同舟共进:日记内外的陈明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