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研究沙俄历史,觉得跟沙俄做邻居实在是有点儿可怜,毕竟每个邻居都被他们欺负过。不信我们可以简单罗列一下。

  • 1721年,沙俄击败了瑞典王国,从他们手里抢走了波罗的海沿岸,差不多就是圣彼得堡外加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的地盘。
  • 1772年到1795年,沙俄联合奥地利、普鲁士曾经3次瓜分波兰,直接把波兰给搞没了,直到1918年波兰才再次建国。
  • 1783年到1878年,沙俄陆续从奥斯曼土耳其手里得到了亚速、克里米亚、外高加索、巴尔干部分地区。
  • 1804年到1828年,沙俄先后两次入侵伊朗,拿下了里海西岸和北岸,差点就和英国把伊朗给均分了。
  • 1858年到1900年,沙俄先后从清朝瓜分走了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外东北、51万平方公里的外西北、80多万平方公里的东北(后来被日本赶跑了)等地,同时还在蚕食17万平方公里的唐努乌梁海,156万平方公里的乌里雅苏台(今蒙古国)。
  • 1847年到1884年,沙俄先后吞并了哈萨克汗国、布哈拉汗国、浩罕汗国、希瓦汗国、土库曼等地,征服了40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亚地区。

这么来看,跟沙俄当邻居,那可真是倒了血霉了。似乎沙俄要么在欺负邻居,要么在欺负邻居的路上。

其实事情还真不是这么简单,沙俄欺负邻居,还是很有策略的,他们绝对不会在邻居强盛的时候贸然动手,只有等到邻居衰败了,他们才会趁机出手。这就是俗称的“趁你病,要你命”策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瑞典王国强盛时,沙俄可不敢轻易动手。

16世纪初,是瑞典王国蓬勃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瑞典先后击败了丹麦、波兰,逐步成为了北欧霸主,甚至一度出兵德意志。

1648年,瑞典和法国联合,击败了神圣罗马帝国,在欧洲大陆上瓜分到了大片土地。这一时期的瑞典王国,谁也不敢惹。

沙俄当时正在干什么呢?他们当时刚刚经历了改朝换代,从留里克王朝,进入了罗曼诺夫王朝时代。这一时期,沙俄担心克里米亚汗国的入侵,特地修建了克里米亚长城。所以说当时的沙俄甭说和瑞典较劲了,能保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不错了。

1700年前的瑞典王国,实力太强,大致上包括了如今的芬兰、波罗的海三国,以及波兰、德国、俄国的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妥妥的北欧霸主。

不过盛极而衰的道理大家都清楚,正是由于瑞典王国在18世纪以前过于风光,因此引来了周围邻居们的一片谴责。

丹麦、波兰、沙俄先后结成同盟,共同对付瑞典王国,这才逐步消耗了瑞典的实力,使其慢慢退出了北欧争霸的舞台。而沙俄从中牟利巨大,得到了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兴建了圣彼得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波兰立陶宛联邦,16世纪的庞然大物。

16世纪到17世纪,人口最多、地盘最大的国家,还真的就是波兰立陶宛联邦。这是波兰王国和立陶宛大公国组合起来的一个国家,1618年时,该国家有9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以及超过1000万人口。

沙俄是1547年才正式成立的,那时候他们的地盘仅限莫斯科及其周围地区,没有翻越乌拉尔山脉,连伏尔加河畔都没有全部征服。

那时候的波兰立陶宛联邦,可以单挑欧洲任何一个国家,瑞典王国、奥斯曼土耳其都不在话下。他们甚至曾经在1610年击败过俄瑞联军,攻占了俄国的首都莫斯科!

当时的沙俄只有被动挨打的份,根本无力与波兰立陶宛联邦抗衡。不过从1648年开始,波兰立陶宛联邦开始走下坡路,这也给了沙俄逐步吞噬其地盘的机会。

1654年,沙俄从波兰手里夺走了乌克兰,这标志着沙俄的反攻开始了。到了1772年开始,沙俄便联合其他列强一起,开始瓜分波兰立陶宛联邦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奥斯曼土耳其,16世纪的强大帝国。

奥斯曼土耳其发源于小亚细亚,1453年,他们攻入君士坦丁堡,灭掉了东罗马帝国,正式开始入侵欧洲。

16世纪的奥斯曼土耳其迎来了巅峰时期,他们不仅攻占了巴尔干半岛各地,而且还拿下了匈牙利,甚至多次和神圣罗马帝国较劲,一路打到维也纳城下。

这一时期的沙俄,也只有看热闹的份,无论是地盘、人口、战斗力,沙俄都不是奥斯曼土耳其的对手。

到了1676年,奥斯曼土耳其开始继续向北推进,多次击败俄军攻占了乌克兰南部、克里米亚半岛、亚速等地,几乎把黑海变成了自己的内海。

不过从18世纪初开始,奥斯曼土耳其逐步走向了衰败。为啥?欧洲各国开始搞航海计划了,大家不再需要通过奥斯曼土耳其来完成东西方贸易了。

再加上奥斯曼土耳其内部矛盾逐步尖锐,这再次给了沙俄反扑的机会了。沙俄看准时机,从1735年开始,先后发动了多次俄土战争,从奥斯曼土耳其手里,夺走了亚速、克里米亚、乌克兰南部、罗马尼亚部分地区、外高加索部分地区等等。

甚至在1853年的第九次俄土战争中,打算一举拿下整个巴尔干半岛。不过这一时期沙俄遭到了英法等国的共同抵制,这才作罢。

1877年,沙俄发动第十次俄土战争,一路打到了君士坦丁堡城下,差点灭掉了奥斯曼土耳其,还是英国出面阻止,奥斯曼土耳其才算保住了一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18世纪的清朝,也处于巅峰时期。

1644年清朝建立以后,逐步完成了统一工作。康熙帝时期南征北战,先后平三藩、收弯弯,拿下噶尔丹,实际上这期间,康熙帝和沙俄还打过一仗。

1680年左右,沙俄试探性地派了几百个士兵,跑到远东地盘上来,兴建了几个堡垒,就宣称霸占这里了。这还不够,他们还陆续派人南下试探,在尼布楚、雅克萨等地,都建立了堡垒。

这已经严重侵犯到了清朝的主权,为此康熙帝在1685年,派遣彭春带着3千人马,将这几百个俄军狠狠揍了一顿。结果沙俄那边又增派了600人前来支援,他们又跑到了雅克萨堡垒里。

康熙帝再次派遣2千多人出兵雅克萨,打了差不多1个月,826名俄军,只剩下了66人。沙俄当局无奈,只好与清廷议和,将这点人放回了尼布楚。

1689年,清廷和沙俄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规定了双方在东部的边界,主要是以外兴安岭为界。值得注意的是,这份条约是以“中国”的身份来签订的,所以说,不管此后朝代如何更迭,这份条约都应该是有效的。

此后的100多年里,一直都是清朝比较强盛的时候,所以说沙俄这段时间根本不敢找清朝的麻烦。直到1858年,一切都变了。

为啥呢?因为1840年的时候,沙俄就从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得知清朝被英国揍了。到了1858年,清朝又被英法揍了,再加上清朝内部有太平军闹事,走向衰败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既如此,沙俄的机会可不就又来了嘛!这才有了后来1858年到1905年,沙俄侵略中国长达半个世纪的残酷历史。估摸着算,这半个世纪,咱们至少丢了33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基本全都是沙俄弄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伊朗和中亚,则是降维打击。

沙俄绝大多数精力都放在西部和东部,因此只花了很少一部分力量对付南部的势力。为啥?

主要是西部很容易就找到出海口了,波罗的海、黑海、地中海,一眼就能看到。东部这边,地广人稀,哥萨克骑兵一路横推,直接就到了远东海边。

南部这边情况就太复杂了,首先要穿过中亚草原,随后还要经过印度,才能抵达印度洋。至于伊朗这条路看似好走,却也要翻越高加索山脉,面对奥斯曼土耳其和伊朗的双重夹击,才能抵达阿拉伯海。

相对来说,在掠夺东方比较方便,掠夺西方虽然艰难,但收益更大。沙俄自然更少将精力放在中亚、伊朗一带了。

不过19世纪刚开场,沙俄就对伊朗进行了降维打击,很轻松便攫取了大量收益。至于中亚的情况更惨,直接被沙俄给吃掉了。对付伊朗和中亚,沙俄的确没费多大功夫,毕竟武器装备不在一个档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此可见,沙俄倒也不是无脑欺负周围的邻居。

寻找合适的机会,发现哪个邻居走向衰败了,果断出击,这才是沙俄的策略。当邻居强大的时候,能不惹就不惹,换个方向欺负其他邻居就行了,毕竟他们的邻居数量太多了。

当年他们就是看清朝不好惹,才会100多年没有入侵过清朝。后来发现英法都力挺奥斯曼土耳其,这边也不好混了,这才再次把矛头对准了走向衰败的清朝。

现在你看懂了吗?只有自身强盛,才能保证不被邻居欺负。一旦我们在发展中稍有差池,隔壁的邻居可就兴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