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文人之间的风波总是伴随着口水仗:你看不惯我,提笔就写一篇文章来骂我,字里行间阴阳怪气;我瞧不上你,也转手一篇小作文骂骂咧咧……

从民国火到建国之后的林徽因,一脚在文坛,一脚在建筑行业,从国外留学回来带来了各种风情债,也带来了国外的社交习惯,因此招到了不少文人的嘲讽谩骂,钱钟书就是其中一位。

那么钱钟书这位大才子为何会与大才女林徽因之间有恩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 猫奴的冲突

尽管钱钟书和林徽因都是文化名人,且在清华园为邻,但两人之间确实存在一些不和。

钱钟书和林徽因都是著名的文学家和学者,同时也是猫奴,他们各自养了一只猫,却因为这些猫之间发生了一些冲突。

钱钟书的猫是一只娇小玲珑的猫,名叫“花花”。这只猫是钱钟书救下来的,当时它爬到树上下不来,钱钟书帮助了它。

从此,这只猫对钱钟书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每当钱钟书写作时,它都会跳到他的书桌上,陪伴他度过漫长的时光。

而林徽因的猫则是一只体格庞大的猫,名叫“爱的焦点”,这只猫的名字就体现了林徽因对它的喜爱之情。

然而,尽管这两只猫都备受主人的宠爱,但它们之间却并不和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当这两只猫相遇时,它们就会开始打架。林徽因的猫体格较大,通常会在打架中占据上风。而钱钟书看到自己的猫挨打受委屈了,就会非常心疼,于是他拿起棍子帮助自家的猫。

据钱钟书的夫人杨绛回忆,钱钟书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人。

每当听到自己的猫嗷嗷大叫时,无论天气多么寒冷,他都会从被窝里冲出来,扛着长竹竿去帮助自己的猫打架。

他甚至曾写文章点评林徽因的猫奴行为,称她的猫虽然交友最广,但太过惹是生非。

一只猫还不足以使隔壁邻居的关系恶化,更多的是一只猫背后代表的生活习惯和精神追求。

而猫和猫之间的打架、纠葛,仅仅是钱钟书和林徽因不良关系僵持的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讨厌的邻居——社交差异

林徽因的社交活动,尤其是她家中的沙龙聚会,是她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这些聚会不仅为她提供了一个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思想、分享观点的平台,还使她能够充分发挥自己在文学、艺术等领域的影响力。

这些聚会往往吸引了许多当时的文学才子,如徐志摩、沈从文、胡适等,他们共同讨论文学、艺术和社会问题,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文化圈。

此外,林徽因的社交活动还过于前卫地体现了她的追求平等的思想。

在民国时期,女性抽烟被视为追求平等的象征,而林徽因也是一位喜欢抽烟的女性。她不仅在私下里享受抽烟的乐趣,甚至在社交场合中也毫不掩饰自己的这一习惯。

这种追求平等的思想也体现在她的其他社交活动中,比如她积极参与女性权益的讨论和倡导,为女性争取更多的社会地位和权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钱钟书可能认为林徽因的社交活动过于频繁和开放。

在他的短篇小说《猫》中,他通过描绘林徽因家的猫和其他猫的冲突,间接地表达了对林徽因社交活动的不满。

他写道:“在一切有名的太太里,她长相最好看,她为人最风流豪爽,她客厅的陈设最讲究,她请客的次数最多,请客的菜和茶点最精致丰富,她的交友最广。”

这里的“风流豪爽”和“交友最广”可能暗示了钱钟书对林徽因社交活动的看法。

此外,钱钟书可能认为林徽因的社交活动不符合传统的道德观念。

在他的时代,女性的社交活动往往受到更多的限制和约束,而林徽因的频繁聚会和沙龙活动可能被视为过于开放和前卫,这种观念上的差异可能导致钱钟书对林徽因的社交活动持有批评的态度。

另外,因为是邻居,钱钟书可能认为林徽因的社交活动对他的生活产生了干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没有直接的证据表明钱钟书对此有明确的抱怨,但从他的一些文字中可以感受到他对喧嚣和纷扰生活的不满,再加上观念不符,钱钟书可能对林徽因频繁举办的聚会和沙龙活动感到不适或厌烦。

三、 情感观念的矛盾

钱钟书和林徽因都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杰出人物,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有着卓越的成就。

然而,由于他们的性格、经历、文化背景等方面的不同,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钱钟书是一个典型的学者型人物,他注重学术研究,对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兴趣和研究。

他的思维方式偏向于理性、客观、严谨,注重逻辑推理和实证分析。

在他的著作中,经常可以看到他对传统文化、历史、文学等领域的深入剖析和独到见解。同时,他也非常注重个人修养和品德,认为一个人的人格魅力和道德修养同样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林徽因则是一个更具有浪漫情怀和艺术气质的人物。她关注生活、关注自然、关注人性,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感悟美。

她的思维方式偏向于感性、直观、形象,注重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在她的诗歌、散文、建筑设计等作品中,都可以看到她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由于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不同,钱钟书和林徽因在一些问题上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观点。

当然,以情感生活为例,钱钟书和林徽因在处理情感方面的差异也是造成二人矛盾的原因之一。

钱钟书,作为一位严谨的学者,他的情感生活可能更倾向于内敛和深沉。

他可能会选择通过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不是直接流露在外,他的情感世界可能更多的是一种内心的追求和满足,而不是外在的喧嚣和繁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例如,他可能会在自己的著作中,通过文字来表达对某个人的思念和感激,而不是直接告诉对方。这种内敛的情感处理方式,使他的情感世界更加深沉和丰富。

与此相反,林徽因则是一个情感丰富、善于表达的人,她的情感生活可能更加外放和热烈。

林徽因会选择通过诗歌、散文或者建筑设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让外界能够直接感受到她的情感波动。她的情感世界可能更多的是一种外在的展示和分享,而不是内心的深藏和克制。

例如,她可能会通过诗歌来表达对某个人的热爱和思念,或者直接与对方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这种外放的情感处理方式,使她的情感生活更加热烈和真实。

四、 情感矛盾见于生活困惑之中

钱钟书和林徽因情感观念的矛盾,从两人的生活背景可以寻找到原因,而两人的情感状态即可望见两种不一致情感观念导致的不同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钱钟书生命中只有杨绛,杨绛所写的散文回忆《我们仨》展现了他们一家生活的状态,夫妻二人的爱情故事更是被奉为文学界的美谈。

而林徽因生命中有三个重要男人——梁思成、徐志摩和金岳霖,他们之间的关系颇为复杂。

首先,梁思成是林徽因的丈夫,也是她事业上的合作伙伴,两人都热爱建筑事业,并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们的结合被认为是郎才女貌,门第相当。

婚后,他们共同致力于建筑研究和创作,为国家的科学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徐志摩则是林徽因在年轻时期相识的诗人。两人在伦敦相遇时,徐志摩已经结婚生子,而林徽因也被父亲许配给了梁思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徐志摩被林徽因的才华和美丽所吸引,而林徽因也被徐志摩的渊博知识和风雅谈吐所迷倒,两人书信来往频繁,互生情愫。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段感情最终并未走到一起。徐志摩对林徽因的深情厚意,甚至在他准备参加林徽因演讲会的途中遭遇坠机事故时也未能改变。

金岳霖是林徽因的挚友和倾慕者,他是一位哲学家和逻辑学家,对林徽因的人品和才华赞羡至极。

尽管他知道林徽因已经嫁给了梁思成,但他仍然无法掩饰自己对她的深情,金岳霖始终以最高的理智驾驭自己的感情,终生未娶。

对于钱钟书而言,他可能对林徽因与三个男人之间的情感纠葛持有某种负面看法。

考虑到钱钟书个性中的直率和批判精神,他可能会对林徽因的感情选择提出质疑或批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许在他看来,林徽因可能是一个在感情上不够专一和坚定的人,她的行为方式可能违反了传统道德观念中对于女性贞洁和忠诚的期待。

成长背景的不同、生活观念的差异,以至于一只猫都能够成为钱钟书看不惯林徽因的导火索,只能说文人之间的矛盾见于细微处、爆发在点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