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艰难际,时势造英雄。中华民族在近代历史时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期间,涌现出众多拯救国家于危难之际,拯救人民于水火之中的有志之士,他们之中,有的是奋战于正面战场与敌人刀枪厮杀的勇士,也有的是退于敌后运筹帷幄、与敌人斗智斗勇的革命战士。但无论是采用何种斗争方式,他们都抒写了一篇不怕牺牲、不怕辛苦、敢于斗争、勇争胜利的壮丽诗篇,赢得了人民的敬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3年,曾任安徽省省长的周子健老先生与世长辞,他的去世令在场之人忍不住热泪纵横,周子健用一生实践并阐释了共产党党员的涵义和职责所在,为后人作出了表率作用……

1914年,周子健出生于安徽省临泉县的一个普通家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像普天下深爱孩子的父母一样,周父周母同样对自己的儿子寄予厚望,给他起名为周子健,期望他能像一个君子一样行走于天地间,坦坦荡荡做人,清清白白做事,闯荡出一番顶天立地的事业,后来的周子健确实做到了像父母所期望的那样,成为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共产主义战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个人一生都或多或少留有遗憾,周子健也不例外。因为家境贫寒,父母要出外打工养活一家老小,幼时的周子健与父母聚少离多,在家乡和爷爷相依为命。年幼的周子健很是想念父母亲,但懂事的他知道父母的苦衷,仅是将这种思念深深地埋藏在心底,不让父母担忧。

年少时的成长经历造就了周子健心理上的早熟,从小他就十分懂事,日常生活中对年迈的爷爷细心呵护,有家务总是积极主动的上去帮忙;在学校的成绩也总是名列前茅,对于知识的渴望十分强烈,他希望能够通过知识改变命运,让父母和爷爷不再那么辛苦。现实总是残酷的,初中毕业后,家里的经济状况再也无力承担他继续上学,周子健不得不出入社会寻找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慎重选择,他最终接受了一家博物馆的招聘邀请,原因很简单,这里有成千上万的书籍能够供他观看,在某种程度上,他感觉自己还在“上学”。在众多书籍中,历史书最受他喜爱,读史使人明智,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周子健也渐渐对中国现状有了一定的认知,他渐渐思考起中国的未来和前途。

在博物馆待的时间越久,周子健越觉得自己思路越开阔,认知越清晰,1932年,在偶然间。周子健得到了一本马克思主义的先进作品,读完之后,他深深地被共产主义思想所震撼,顿感中华民族复兴有希望了。

是啊,哪一个有思想、有热血中国青年不希望祖国重新强大起来,中国已经经历了百年的屈辱,是时候站起来了。而此时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已经广泛传播开来,有志之士和爱国青年自发组成的爱国运动在全国此起彼伏地开展着,周子健也被这些人的革命热情所感染,积极加入其中,成为了运动革命发展的重要力量。革命热潮席卷全国,周子健不惧危险在运动中身先士卒,面对反动派的武力威胁,毫不退缩,将游行示威运动和请愿运动进行到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2年,周子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反帝大同盟,很快,随着共产党力量壮大和自身的优异表现,他和其他同伴又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年仅22岁的周子健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员。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革命形势严峻,作为一名共产党人,国家有难,岂有不上之理?周子健响应中央号召,来到延安,带着对年少时未能完成学业的遗憾和对中国人民及党的承诺,周子健进入中央党校接受正规的军事理论教育和先进思想教育。在校时期,他成绩优异,深得领导和老师的欣赏。毕业后,周子健正式进入抗日一线部队担任军政干部要职。战争前期,面对敌众我寡、敌强我弱的劣势局面,周子借总是临危不乱部署战略,一次又一次化解危机,保存了我军的武装力量,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革命胜利后,本来可以在行政部门当一个富贵人的周行健却选择放弃了这个机会,他申请去机械工作部任职。因为他深知中国经济的落后,当务之急应该大力发展工业,其中,机械工业至关重要,像航天工程、运输工程都离不开机械,机械工业无疑对整个国家经济和现代化发展有着极其重要影响。在他的带领下,机械工业领域有了许多突破,为了表彰他的功绩,中央决定升任其为部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职务的上升并不是他最终的目的,眼见中国的工业事业如日中天,他也终于放下心来,选择回到安徽建设故乡,此时已经年满68岁的周子健出任了安徽省省委书记一职,这一干就是十年。十年间,他兢兢业业,鞠躬尽瘁,终于使家乡焕然一新,安徽经济有了很好起色,他也成为了安徽百姓口中人人称颂的优秀父母官。

周子健的一生,深刻地诠释了什么叫“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在战场上,他对敌人毫不留情;在建国后,又甘愿为人民大众服务,这样的人,可敬!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