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渔政指挥中心,经执法人员现场取证,刚才锚鱼者锚到渔获物7条,其中有‘超米级’大鱼江鲶1条,重达近10公斤。”5月22日凌晨,武汉渔政执法人员联合武汉市公安局水上分局当场抓获2名锚鱼者。

5月21日,暮色降临,暴雨骤停,波涛汹涌的江面泛起水光点点,一场行动正在悄然进行,此时的武汉渔政码头灯火通明,执法人员正盯着渔政天网系统,查看平台里面的预警信息。

突然,预警平台发出“滴滴滴……”急促的声音,瞬间引起全体执法人员高度警觉,大家把目光一致锁定在预警平台显示的江岸区朱家河入江口。“快看,那里有人在锚鱼,动作幅度还不小呢,平台操作人员得赶紧开启天网系统的自动预警、自动识别、自动取证功能……”。

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渔政指挥中心立即发布指令:“请执法人员按照预定方案,开始实施抓捕行动,为了确保行动顺利进行,兵分两路,水陆并进,水上行动组由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负责,陆上行动组由市公安局水上分局负责,到达目标水域后,通过合围的方式抓捕犯罪嫌疑人。”

执法人员佩戴好执法装备后,迅速出发,后方指挥人员及时指挥调度,通过渔政天网实时定位锚鱼者的状况。由于暴雨刚过,路面积水较深,加上最近水位上涨,给抓捕工作带来极大不便。为了不打草惊蛇,执法人员换上轻便的电动自行车,在快2米高的芦苇荡里穿梭。

经过四十分钟左右的行驶,陆上行动组按时到达了集结水域。执法人员根据现场情况,通过夜视仪,精准锁定涉渔非法捕捞人员具体的位置。十分钟后,水上行动组的执法船艇也行驶到指定水域。渔政指挥中心立即下达抓捕指令,执法人员已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当场抓获2名涉渔非法捕捞人员,人鱼俱获。而被锚后的鱼因失血过多都已死亡,锚钩在鱼身上留下的创痕清晰可见。令人惊讶的是,在执法人员赶赴现场不到1个小时的时间里,锚鱼者竟然锚到了6条鱼,每条渔获物都还不小。

据悉,此次行动是今年4月份以来,市禁捕办组织全市开展的第3次多部门联合执法专项行动,第8次夜间执法专项行动,此举进一步落实了“渔政亮剑2024”和长江“春季护渔”区域会战有关要求。市公安局水上分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各区禁捕办参与了此次行动,本次行动采取市区联合、水陆并进、天网巡查、精准打击的方式进行,重点围绕全市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的问题多发区域,以及市场销售渔获物环节进行。全市累计出动执法及禁捕巡护力量1280人次,执法车辆及船艇330台(艘)次,检查集贸市场、商超、餐饮单位、渔具店等1748家,检查垂钓人员719人,纠正违规垂钓80起,查获非法捕捞行为4起,抓获涉案人员4名。

近年来,随着长江十年禁渔的纵深推进,长江武汉水域的鱼类资源持续恢复向好。特别是进入夏季,正是各种鱼类生长最为旺盛的季节,也是垂钓人员最多的季节。此时,极个别人员甘冒违法犯罪的风险,趁着夜色掩护,使用禁用渔具来捕获长江鱼类,准备捞一笔“不义之财”。这种行为不仅给水生生物带来极大的破坏,而且还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武汉市禁捕办介绍,全市将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定不移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24〕12号)要求,始终以“禁捕退捕工作走在沿江城市前列”目标为导向,坚定不移推进长江十年禁渔,不断强化垂钓监管,规范禁捕水域垂钓行为,加强多部门联合执法,严厉打击电毒炸、密眼网、锚鱼等各类涉渔违法行为,加快促进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和水域生态修复。

长江奔流不息,生命不曾歇脚。我们要让鱼翔浅底江豚跃的美景常驻,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优美生态,就需要全社会共同作答、接续努力。在此,武汉渔政部门再次呼吁广大钓友,长江十年禁渔期间,只允许一人一竿、一线、一钩(单钩),禁止使用视频装置等各类探鱼设备,禁止使用船艇、排筏等水上漂浮物,禁止使用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钓饵、窝料和添加剂及鱼虾类活体水生生物饵料。严禁休闲垂钓渔获物买卖交易,有交易行为的视同非法捕捞。

通讯员: 曾键 付连营 徐韬剑 李隆海 陈雪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执法人员利用渔政天网系统进行指挥调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执法人员现场查获渔获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执法人员快速抵达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