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贵阳一处地标悄悄上新了,成为“五一”假期云岩区的“流量密码”,这里就是“新印1950”。“新印1950”由贵州新华印刷厂老厂房蝶变而来,目前正处于试运营期,将于5月25日正式开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宝藏出片地,不少人已经安排上了打卡计划。照片即将有了,没有文案怎么行?“新印1950”的前世今生给你灵感!

前世——贵州人的课本在这里印制

蝶变而来的贵州新华印刷厂,深度参与了贵阳乃至贵州的发展,也见证了这片土地的每一个重要时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0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兵团政治部“连队生活报”印刷厂的基础上,通过收购、赎买文通书局等多家私营企业,新印厂前身——贵州人民印刷公司正式成立,并从此开启了一段波澜壮阔的红色传承之路。

解放初期,贵州人民印刷公司的工人们,用仅有的一台四开石印机印制出彩色画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印厂曾经的生产车间

同时,为了配合土地改革,他们夜以继日地印制《土地所有证》,确保及时发放到全省农民手中。

抗美援朝期间,这里又印制了无数的图片画册等资料,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时代的变迁,印刷厂也在不断变化:从1959年的贵州人民印刷厂,到1966年的贵州新华印刷厂,再到2018年改制更名为贵州新华印刷厂有限公司,每一次变革都记录着新印厂在适应时代潮流中不断发展壮大的足迹。

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新印厂积极拥抱变化,不断自我革新,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引领着印刷行业的发展。

多年来,新印厂主要承印省内中小学教材教辅、期刊图书及各类画册、商标包装等业务,为贵州省的教育事业和文化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0、90年代小学各学科教科书封面

其中,新印厂印制的茅台包装产品“神舟酒礼品盒”和“水立方500ml彩盒”,连续两次荣获中华印制大奖的殊荣,充分展示了新印厂在印刷领域的卓越实力。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曾经辉煌的新印厂厂房逐渐老了,最终变成废弃的工业遗址。

今生——老记忆续写新故事

城市更新如何保留工业遗址的特殊记忆?历史如何在新时代得到保护和传承?新印1950的焕新,给出了探索的答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印厂改造中

此次改造通过保护、利用原有工业遗存,并运用空间织补的方式,最大限度保留了原有的工业结构和风貌,并融入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新功能、新空间、新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到这里,一面面红色砖墙,总能勾起人们的打卡兴趣。这些历经风雨洗礼的红砖,每一块都承载着过往岁月的痕迹,它们见证了工厂的兴衰,见证了工业时代的辉煌与变迁。

除了红砖墙,那些斑驳的印刷机器,更吸引了市民游客的关注。在这里,仿佛能够听到印刷机器轰鸣的回声,感受到工人们辛勤劳动的汗水。这种怀旧感不仅源于对过往岁月的怀念,更是对那段历史文化的尊重和珍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无论漫步在新印1950的哪个角落,都能感受到印刷文化、文字魅力,以及由此带来的城市印记。从宝山路与新印厂路交叉口处专心阅读的“一心”小书童开始,印巷里别致的文字设计,广场四周墙上随处可见的文字造型,无不充满印刷的痕迹。

在城市展厅,各种由图书图片拼接而成的地面“导航”,带来满满的印刷感。众多老照片背后的“贵阳城市记忆展”,更是再现了城市历史。透过那些旧图片,不仅能感受到一座城市的变化,更能清晰了解印刷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新印厂的历史变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落到细微处,无处不在的印刷机器、精心设计的1950特色印章、独特的印刷文创雪糕、别有情趣的拓印情书,都以各种充满情怀、趣味、情意的方式,持续表达印刷厂历史印记……在这个富有个性的立体空间里穿梭,不仅是探索一场生活之美的旅程,更是穿越时光,对印刷文化和城市记忆的奇妙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