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山市级自然保护区内

发现蛾类昆虫新物种

因其模式产地为四面山

故命名为“四面山缎斑蛾”

并由此建立新属——“缎斑蛾属”

▲四面山缎斑蛾  通讯员 李元胜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面山缎斑蛾 通讯员 李元胜 摄

近日

四面山森林资源服务中心

传来好消息

这一新发现已在

国际动物分类学

权威期刊《Zootaxa》上公开发表

据介绍,“四面山缎斑蛾”隶属于鳞翅目斑蛾科,其前翅长13-18mm,触角呈双栉状,翅面底色为黑色,由翅基部向外辐射出7条金属绿色长纹,在翅外缘处逐渐延伸分裂成9-10条,翅中央有一条引人注目的浓黄色带,接近黄色区域的金属绿色条纹则渐变为金属蓝色,十分艳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超、张芯语开展灯诱作业

科研人员经过研究发现,该新种的外部形态和解剖学特征与其他已知种差异甚大,加之其艳丽体色与我国江南传统丝织物“织锦缎”的特征十分近似,因此建立新属“缎斑蛾属”,同时该物种因新种模式产地在四面山,故命名为“四面山缎斑蛾”。值得一提的是,与大部分夜间活动的蛾类不同,该新种为日行性蛾类,它们主要在白天活动,并常停歇在植物叶片之上。该种在广西北部的天平山亦有分布。

“四面山缎斑蛾”新种文章主要由我国蛾类研究者黄思遥执笔,四面山森林资源服务中心张超、区林业局森防站张芯语共同参与完成部分工作。科研人员先后检视了中国农业大学、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以及德国波恩动物学博物馆等机构的馆藏标本,收集了大量基础资料,从首次采集到正式描述发表,前后共历时8年多。同时,著名诗人、博物旅行家李元胜在四面山拍摄到的该种高清生态照,也为新种论文增色不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团队开展蛾类调查

“四面山缎斑蛾”的发现,再次印证了重庆江津四面山“天然物种基因库”的美誉。四面山是无法替代的生物生态安全屏障,做好四面山生物生态保护工作,对于维护地球家园,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全媒体记者:王 茜

通讯员:张超 郭越宏

编辑:李佳蔚 编审:胡德赛

值班副总编辑:马明华

总编辑:罗玉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声明:凡江津区融媒体中心所属平台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猛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