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拥有悠久的农耕文化,得益于中华民族独创的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根据天地运行、气象、物候进行观测探索和总结变化规律所独创的一种灿烂的农耕文化。反映了季节、物候、气候的变化对农业生产的联系,指出了一年中气候的转换、雨水的多寡、气温的炎凉、霜雪的长短等因素特点,把自然变化与农业生产有机地结合起来,揭示了农事活动的特征,是古代劳动人民认识“时”,掌握“时”,利用“时”的智慧结晶。更是朴素的“农业气象预报”,农耕季节的标志,为农业生产与农事活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及指导依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十四节气,每一个节气都指导着农业生产的某一个时节,预示着气候变化与及时的农时提醒。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个节气,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齐称“四立”,表示四季的开始。反映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5个节气,反映天气现象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个节气。反映物候现象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4个节气。根据这些节气变化,引导人们尊重客观规律,顺应自然,不违农时,按时播种,及时耕管,适时收打,收获耕耘,有效地为农业生产服务。例如,春分时节正是播种的好时机,夏至时则是耕作的高峰期,秋分和冬至则分别对应着收获和休眠的时期。立春时节气温回升,万物复苏,正是播种的好时机;而在大暑时节,气温高企,则需要采取措施防止作物受热伤害。这些时间节点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承载着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与感恩,也记录着农耕文明的发展与变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理条件复杂,各地气候相差悬殊,四季长短不一,节气的具体气候意义并不适用于全国各地。加之时代的变迁和气候条件的改变,和二十四节气已不完全相符,同时随着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发展,让我们的某些农业生产活动突破了节气时令的限制,农耕文化也在不断变化和演变,二十四节气的农事指导功能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但是总体上大部分农事活动的开展还是基于自然气候规律,其价值和意义依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我们预测气候变化、合理安排农事活动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探索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结合现代化农业生产特征与传统二十四节气相融合,根据不同地点气候特点、作物的生长规律以及生产经验,因地制宜,不断更新、充实、丰富其内容,使之在各地都能灵活应用,通过科学化手段合理利用二十四节气信息,加强对农耕文化的认识,赋予新说,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更好地传承中华农耕文化这一瑰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