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合外长会上,俄外长拉夫罗夫明确表示,蒙古国应成为下一个获得上合正式成员国身份的国家拉夫罗夫表示,这一决定已经得到了中国以及其他伙伴的明确支持,并强调我们将“支持蒙古国做出正式加入上合的决定”,俄外长的口吻与其说是在向蒙古国表示邀请,更不如说是要求其尽快做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拉夫罗夫希望蒙古国尽快加入上合】

我们都知道,蒙古国早在2004年的时候,就成为了上合组织的观察员国,这一进程是相当早的,但是在之后的20年里,随着上合组织的不断发展扩大,就连2005年才成为观察员国的巴基斯坦、伊朗、印度,都先一步加入其中,而蒙古国都依旧处于观察员国的位置上,这显然是不同寻常的。

或许可能会有人说,是因为上合组织对正式成员国的考察太过严谨,阻挡了蒙古国加入上合的进程,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蒙古国夹在中俄之间,意味着三国的国家安全高度关联。考虑到中国和俄罗斯是上海合作组织的核心力量,因此,如果蒙古国抱有成为上合正式成员的意愿,中俄两国将积极支持,其加入过程也会更加顺畅。

此前,俄罗斯、中国就多次推动蒙古国正式加入上合的意愿,就比如去年10月,中方与蒙古国在上合进行双边对话时,中方明确表达了希望与蒙古国在上合进一步加强合作,以更好地维护两国的共同利益的愿景;俄罗斯当时的副外长鲁登科,也当众表达了相同的意思。然而直到现在,蒙古国的态度却一直都是暧昧不清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蒙古国外长表示不准备成为上合正式成员】

诚然,对于蒙古国来说,加入上合确实有一定的必要性。上合组织是中亚地区合作的重要组织,加入其中有利于加强与各国的合作,符合蒙古国利益;而且蒙古国地处中俄两国之间,紧邻上合组织的核心力量。从实际角度看,蒙古国不可能回避上合组织,因此其成为上合组织的观察员国就显得合情合理。然而,一旦触及到更深一步的合作时,蒙古国方面显得并不太积极。

在2021年的时候,蒙古国外长巴特策策格就曾特别强调,它们不打算成为上合组织的正式成员国;去年3月,上合组织秘书长张明出访蒙古国时,其总统乌赫纳表示,蒙古国将继续以观察员身份与上合开展合作。其话里话外都是不愿更进一步的姿态。

一边与上合展开合作,一边又不愿意加深与上合的关系,蒙古国为什么会采取这样的态度。答案想必大家也很清楚:担心自己与中俄走近会激怒美国,激怒西方。

近年来,蒙古国一直都在积极推行其所谓的“第三邻国”战略。由于蒙古为内陆国家,仅与中俄两国相邻,这两大国在历史上曾经对蒙古国有过影响力,这让蒙古国产生了一定的不安全感,因此一直在寻求与中俄以外的“第三个”国家强化联系,尤其是美英法等西方国家,是其“第三邻国”战略的主要发展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蒙古国和美国就开发稀土达成共识】

去年8月,蒙古国总理奥云额尔登出访美国,并在中方缩紧稀土出口的背景下,与美方达成了所谓的“开放天空”协议,要绕过中俄在两国之间开通稀土运输航线,虽然之后因为种种原因,该计划中土“流产”,但足以看出蒙古国靠近美国、远离中俄的心思。

对于美国而言,蒙古国无疑是牵制中俄的“有力武器”,因此其一直重视与蒙古的军事合作,除了每年定期与蒙古举行联合军演,美国还向其提供了大量的军事援助。数据显示,过去十年间,蒙古国获得的外部军事援助中,有90%以上都是美国提供的。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底,美副国务卿坎贝尔出访蒙古国时,甚至还提出了在其境内建立美军基地的建议。不过被蒙古国直接拒绝了,毕竟一旦触碰到中俄底线,后果蒙古国也是承担不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提出要在蒙古国境内驻军】

在这个背景下,一旦蒙古国正式加入上合,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眼里,相当于蒙古国已经用实际行动“选边站”。而且,当前中国和俄罗斯所面临的地缘政治环境并不稳定,这边俄罗斯深陷冲突之中,还不知道最终结果如何;那边中美关系降至冰点,台海和南海局势都在不断升温。因此,蒙古国对上合的态度也更加谨慎。

蒙古国的这些顾虑,我们是可以理解的,但随着地缘格局的新变化,比如国际政治斗争激烈,恐怖主义频繁等,蒙古国的左右摇摆,给三国安全带来了极大的不稳定性,如果继续犹豫下去,蒙古国被彻底挤出上合或许不是没可能的事情。

而且对于蒙古国来说,当前其对于自身安全问题的关注,也正在逐步增强,从近期举办的中蒙联合军演一事就能看出,在这个角度上,加入上合对其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更何况,当前俄罗斯已经把话挑明,上合各成员国也基本表态,留给蒙古国含混的空间越来越小,下一步到底该往哪儿走,蒙古国该做个决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