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南京5月23日消息(记者王锡斐)抵御水旱灾害是保障民生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事要事。5月23日,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全市防汛抗旱工作准备情况,记者从现场获悉,根据预测,今年汛期气候年景偏差、气候变化异常,长江中下游可能发生较大洪水,南京市汛期降水量比常年明显偏多,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极端天气偏多偏强,防汛形势复杂严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发布会现场(央广网记者 王锡斐 摄)

年初,南京印发2024年防汛抗旱工作意见,全面部署全市防汛抗旱工作。南京市水务局副局长兼应急局副局长丁仲平介绍,通过压紧压实防汛责任、持续排查风险隐患、加快推进工程建设、强化预案培训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南京汛前准备工作扎实开展。汛前检查重点排查河道堤防、水库塘坝、涵闸泵站、排水管网、地铁隧道、居民小区、下穿桥涵、建筑工地等,确定市级防汛重点风险隐患11个、城市重点易积淹水点29处,逐一落实整改措施或度汛方案。句容河、胥河、一干河等重点防洪治理工程加快建设,开展滁河洪水调度、蒿子圩蓄滞洪区运用、主城区防汛应急预案等推演演练50余场。全市已储备“三袋”(草包、编织袋、麻袋)710万只、块石40.3万吨、木材3900立方、土工布60.5万平方米,落实排涝移动泵车82台(含龙吸水2台),市级组建抢险巡查队伍41支2858人,各区落实抢险巡查队伍706支约2.8万人。

南京地处长江下游,境内江河湖库水系众多,是全国31座重点防洪城市之一。针对今年复杂严峻的防汛形势,丁仲平介绍,南京将继续抓好科学调度水务工程、加强监测预报预警、落实落细重点防御、做好各项应急准备、统筹兼顾防汛抗旱工作,强化险工段、易积淹水点、地铁隧道、下穿桥涵、水库塘坝等重点区域队伍物资现场前置,关键时期加派人手、加密巡查频次,抓好预测预报、调度运用、应急预案三个重点环节,加强水库、重点塘坝汛期安全管理,严格按汛限水位控制,严禁违规超蓄。同时,警惕高温和伏旱的可能影响,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两不误”,在保证防汛安全前提下,科学合理安排河湖库蓄水保水,防止旱涝急转,保障城乡生活生产用水安全。

会上,南京市气象台台长、正研级高级工程师姜有山,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处长李宗超,市城建集团副总经理钟东,南京地铁运营公司总经理刘乐毅答记者问。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