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住宅小区是城市的“细胞”,也是基层党建的“神经末梢”。近年来,淮北市杜集区围绕居民所需所盼,不断健全组织体系、整合多方力量、优化服务路径,推动组织建到小区、力量汇到小区、问题解在小区,奋力打造守望相助新邻里,同心共建幸福家。

组织建到小区,激活党建引领源动力

强化网格党组织建设。持续优化网格党组织设置、管理、组建情况,调整优化网格党支部32个,全区住宅小区网格党组织覆盖率100%,切实发挥网格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和资源整合功能。

落实领导干部联系制度。推动区级领导干部重点联系包保城市社区17个,同步指导各镇(街道)党政领导班子成员重点联系小区(网格)42个,推动领导干部结合走访慰问等活动“点对点”走进小区,帮助基层协调解决问题、总结推广经验、抓好提质增效,“靶向治疗”居民群众天天有感的民生问题59件。

建强小区(网格)党群服务站。积极协调整合物业办公室、工会驿站、小区岗亭等场地资源,采取“四个一批”方式推进党群服务站下沉至29个小区,实现服务居民“零距离”,着力建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实体节点。

力量汇到小区,融汇多元共治聚合力

持续深化红色物业建设。组织部门牵头,联合住建、民政、公安、城管等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开展“物业开放日”“物业服务面对面”等活动79次,对居民反映的楼道灯照明、飞线充电、楼道杂物堆放等问题实行“销号式”管理。高岳街道刘庄社区建立“红管家”服务机制,设置“红管家”信息牌,实现“群众点单、组织列单、党员接单”。矿山集街道双龙社区积极打造“红色物业·先锋管家”品牌,联合物业对小区环境进行综合提升,新增电动车停车位100个,升级改造地下停车位650个。

画好为民服务“同心圆”。组织辖区210名“三报到”党员赴居住地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70余次,引导党员干部在基层治理、服务群众中身先士卒、担当有为。吸纳“三官一律”、退休老党员、居民代表等各方力量参与小区建设,组建“银辉先锋”“巾帼”志愿服务队、青年突击队等志愿服务团队30余支,着力化解小区矛盾纠纷、治安防范、环境卫生等问题200余件。

共驻共建提升治理效能。切实发挥驻区单位职能优势,联合双龙矿业、市特警支队、区法院、辖区学校等“大工委”“大党委”成员单位,积极参与小区文明创建、综合治理等工作。同时,依托“韩英调解室”、百姓说事点、红色议事桌、红板凳议事会等特色载体,将议事会开到小区楼栋下、居民家门口,实现群众事群众议群众定。2024年以来,共协商解决民生实事60余件,解决群众诉求82件,推动共驻共建取得实效。

问题解在小区,提升居民群众自治力

持续强化小区阵地建设。建设18个社区“三公里”就业服务圈服务平台,新增小区全民共享快乐健身点10个、小区城市阅读空间3处、分区归类打造老年公寓、妇女之家、青年之家、老党员驿站等27个小区服务阵地,累计服务小区困难儿童、孤寡老人等900多人次,实现了小区组织有阵地、服务有场所、活动有场地。

线上线下优化网格治理。实行“网格指导员+网格长+网格员”三级管理模式,组建69个网格(小区)居民微信群,结合“红色串门、暖心敲门”活动和线上“巡群”,及时收集解决居民反映问题600余条,有效解决小区矛盾纠纷、物业管理、环境卫生等问题680余件,服务群众1万余人次,实现信息传达更快、办事效率更高、工作成效更实。

清单化服务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全区18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29个党群服务站依托“一联一帮一包”“三报到”“三官一员一律”进社区等工作机制,面向“一老一小”、企业人才、流动党员等重点服务对象,推出48项党群服务清单,惠民便民服务覆盖居民群众11.9万人,实现“一月一主题、月月有活动”,支撑党建引领公共服务优质共享。(邵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