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历史上众多名将辈出,其中一些天生勇武,经过一生的战斗才获得名将的殊荣。而另一些名将则凭借先天的才能和后天的培养而一举成名,甚至在短时间内成为名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者的情况虽然不常见,但也并非不存在。他只需一战,便能成为流传后世的名将,甚至超过那些打了一辈子仗的名将,而且无人敢对他提出质疑。那么,他究竟是谁?他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田部吏”赵奢

在战国时代,他作为赵国的将领赵奢,也许这个名字有些陌生,但一提到他的儿子,许多人肯定会恍然大悟。

赵括作为赵奢的子嗣,以纸上谈兵而闻名。他在赵国的地位备受重视,难免会引起人们的疑问,认为他的成功是因为倚重了父亲赵奢的背景。因此,有人可能会质疑赵奢的才能是否出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奢最初在赵国的职位并非战斗将领,而是一名相对闲散的低级官员。朝廷通常并不重视这类官员,然而赵奢在日常工作中展现出了与其他同等职位完全不同的表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田部吏”,他只需领取薪酬,处理一些基层税收,不该得罪的人他们当然会避免接触,但赵奢却不同,这些不应得罪的人若不守规矩,就不能容忍。

赵奢和平原君赵胜之间的矛盾就此浮出水面。尽管他的工作进展顺利,但平原君的仆人们却没有配合,甚至拒绝缴纳租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他人都会避而不谈,不敢提出异议,因为他们尊重平原君的面子。然而,赵奢不顾一切地坚持执行规则,对于任何不服从者,都会依规定处以严厉惩罚。

赵奢显然是在讨好平原君,而平原君必定想要回报,因此对赵奢心生了杀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奢似乎已经预料到这一步,当他与平原君对峙时,他充分利用了赵国的权威和实力来论述这件事情,表达得非常有说服力。幸运的是,平原君也是一个明智的人,他察觉到了赵奢的非凡之处。

赵奢不仅自救了一命,更因此获得了赵惠文王的推荐,并得到了高度重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负责基层税收的小官赵奢在被推荐后,直接承担起了全国赋税的职责。这样的重用使得赵奢收获颇丰,同时也得到了赵惠文王的认可。

赵国的财政税收得到有效管理,致使国库日益丰裕,民众生活水平也日益富足。这种情况在战国时代的一国来说,无疑是非常有利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奢似乎与将领们毫无联系,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不能在军事领域有所发展。

据说,赵括的父亲是第一个真正了解他的人,这让我们意识到纸上谈兵的局限性。赵奢为赵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他对兵书上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于他对战争话题滔滔不绝,吸引了许多人的称赞,认为他非常有才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有赵奢明了这一点,并且对赵括的战斗能力感到担忧。他意识到这些计划都只是纸上谈兵,在实战中未必能够发挥出真正的作用。这表明赵奢对于赵括在战场上的表现有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暗示着他自己在军事方面的实力不容小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一战成名

在众将畏战时,尽管赵奢已满足了赵国富国强兵的前提条件,他仍敢于主动请命出战,这使得掌管赋税的赵奢难以不令人刮目相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战国时期,秦国发动了对多国的进攻,导致赵国的阏与地区也被秦国围困。于是,这个棘手的问题只能等待赵惠文王来解决。

赵惠文王召集了廉颇、乐乘等杰出的将领,他们在赵国的能力是数一数二的。面对如此困境,他们表示“救援困难”,那还有谁敢冒险参战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秦军派出的是曾经打败过山东六国的队伍,他们此次出征必定怀着极大的决心,渴望获得胜利。

廉颇等将领见状后,认真分析了局势。他们最终因为此地地势险要、道路遥远,未能提出实质性意见,甚至因担心难以脱身而退缩。然而,在赵奢看来,处于劣势反而是一种优势,而且是可以挽救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王决定信任赵奢,并给予他军队的指挥权。赵奢还提出了一个附加条件,即所有行动必须听从他的指挥,连赵王也不能干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奢率领军队踏上了战场。赵国密切关注着秦国的动向,而秦国也在留意赵国的行动,因为对他们来说,攻打阏国是一项重大威胁,必须保持警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奢采取的第一步是放松敌人的警惕,因此他并未急于前往阏与提供支援,而是在行进了三十里后就选择了安营扎寨。这让秦军误以为赵军在退缩,因此并不足以构成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