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栏语:

人是情感动物,有喜怒哀乐、爱憎褒贬,法官其实也是普通人,只是职业性质决定了他们的日常是以一颗理智中立的心,听世间悲欢,辨真相谎言。工作中的他们始终将情绪与感受深藏,待夜幕落下,他们将法袍褪去,坐在寂静的办公室中撰文理卷之余,回想起近期的所见所闻,常会顿生一番感悟,不吐不快,这就是《法庭•五味瓶》栏目的由来。

本号正陆续推出《法庭•五味瓶》系列文章,为您讲述鲜为人知的法官办案故事,以细致笔墨描绘心路历程,带您体验法院人的甜酸苦辣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玉文

梁溪法院民一庭

法官助理

反哺之心,不会蒙尘

听着对面一对年过半百、头发花白的夫妻诉说老母亲是如何偏心妹妹的,我有些唏嘘,也许子女对父母的要求从来就不是公平,而是额外的偏爱吧。

来访的这对夫妻是我对接的诉源治理工作站家乐社区的住户。两天前,社区工作人员给我打来电话,告诉我社区有一户人家,兄妹间因老母亲的赡养及财产分配问题发生矛盾,现在老人面临无人照顾的困境,询问我是否可以到社区调解这起纠纷。我立即联系兄妹俩,约定第二天至社区碰面。

次日,我来到工作站,先看到了坐在调解室的兄嫂,两人头已花白,身形有些佝偻,他们略显局促地和我打了个招呼。当我问起他们母亲的近况,他们有些不好意思,支支吾吾。

话匣子是在谈到老房拆迁时打开的,“老房拆迁的时候,父亲已经过世,我母亲偏向妹妹,把他们名下的房子偷偷转给了妹妹。后来妹妹离婚,就和母亲生活在了一起,我不时会去探望。现在母亲年纪大了,脑子有点糊涂,妹妹想和我轮流照顾。这本没什么问题,但我自己的房子已经住了两代人,没有地方再给母亲住了。所以我想让母亲把30万元存款给我,我去置换一套大点的房子,这样可以把她接过来照顾。但妹妹不同意,说这笔钱应该平分,大家就这样闹得很不愉快……”

我看得出来,老人的儿子心地善良,只是对母亲偏爱妹妹有些意见。我耐心对他们进行法律释明,告知赡养老人是子女的法定义务,父母的存款则是他们的个人财产,现在老人还健在,兄妹俩无权对该财产进行处置、分配。

“这样,我问你们个问题,”看着这对夫妻被说得一声不吭,我将话锋一转,“如果你母亲把存款都给了妹妹,你妹妹却突然拿着钱跑出去不再回来了,你母亲在家里缺吃少穿,你管不管呢?”

二人听到我的问题,相对无言,兄长慢慢低下了头。我知道趁热打铁的时候到了,继续通过唠家常和他们沟通:“我家里也是两个孩子,两个人经常为了玩具、零食争得不可开交,最后总拉着我给他们主持公道。我经常被吵得头大,每次都想公平分配,但总有那么几次会让某一方觉得吃了亏,为人父母要时时刻刻‘一碗水端平’,的确是很难的。”

“大多数父母都是多给了其中一个,也会在其他方面找机会给另一个补回来。比如你,你父母帮你娶妻成家,难道不是耗费心力财力吗?你母亲把房子给妹妹,也许是考虑到妹妹婚姻不幸福,需要一个安稳的住处啊。我们自己也是父母,应该知道父母对子女的感情永远都是真心实意的,不可能只帮一个而忽略另一个的。”

“其实我也知道父母不易,”兄长听到这里有些动容,“就是有时候难免有比对。对比多了,就会心生怨言。”

“这也是正常的,我们都理解。”我鼓励他继续说下去。

“您说的对,为人子女,该尽的本分是不能忘记的。如果我妹妹真像您说的不管我母亲了,我也不会抛下她的,之前是我糊涂了,太计较了。”

是的,我看出他们想通了,这番话虽质朴,但听得出一个儿子对母亲的反哺之心从未蒙尘。“仁爱孝悌”等中华传统美德是我们的文化底色,也是流淌在每一个炎黄子孙血液中的,我们法官在家事纠纷的调解中要做的,只不过是唤醒它,常常勤拂拭,莫使染尘埃。

一段时间后,我向社区做了回访,得知老人正由兄妹二人轮流照顾,幸福地安享晚年。

来源:梁溪法院

编辑:赵伟

审核:李思红

BREAK AWAY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