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摄图网)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空间中的信息量呈现爆炸式增长。然而,Pew Research Center的最新报告指出,2013年至2023年的十年间,曾经存在于网络空间中的网页中,高达25%的页面已无法访问。这些曾记录着人类历史、传播着知识与智慧的网页,如今却仿佛从未存在过一般,无声无息地走向了消亡。

报告详细指出,这些无法访问的网页中,有16%的页面虽然单独无法访问,但其所属的根域却仍在使用中,这可能是由于页面链接失效、内容被删除或网站重构等原因造成的。更为严重的是,另有9%的页面因为整个根域已无法正常使用而彻底消失,意味着整个网站的信息内容都已经无法被公众所获取。

如果将时间线拉长至2013年之前,报告数据显示,有38%的网页已经无法访问,大量的历史信息、研究成果和文化遗产正在逐渐流失。这种现象被专家们称为“数字化衰退”,它不仅影响着个人用户的网络体验,更对全球的信息传播和知识共享造成了严重挑战。无论是政府网站、新闻网站还是学术网站,都面临着网页失效的风险。

以百度搜索“马云”为例,指出在限定的时间范围内(1998年5月22日到2005年5月22日),含有马云的信息仅有1条,文章的发布时间其实是2021年。而这种丢失很可怕,在被短视频投喂的时代,再过去几十年,年轻一代谈起风云人物时,完全没听说过马云。

面对网页“数字化衰退”的挑战,我们需要采取行动来保护这些宝贵的数字遗产。互联网的记忆得以延续,让人类的文化和知识得以传承。

中国网站数量逐年下降

根据CNNIC发布的《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共有418万个网站,较2020年12月下降了5.5%;其中“.CN”域名下的网站数量为272万个,较2020年12月下降了7.80%。而到了2022年6月,我国的网站数量下降至398万个,“.CN”域名下的网站数量为222万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网站数量不包含“.EDU.CN”下网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0年域名总数超4000万个

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的域名总数达到了4198万个。其中,“.CN”域名数量为1897万个,占我国域名总数的45.2%;“.COM”域名数量为1263万个,占我国域名总数的30.1%;“.中国”域名数量为170万个,占我国域名总数的4.1%;而新通用顶级域名(NewgTLD)数量为745万个,占我国域名总数的17.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民数量和普及率进一步提高

互联网的普及缩短了全球信息传输的时间,使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变得更加便捷。我国的网民数量迅速增长,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了10.32亿,较2020年12月新增了4296万网民,互联网普及率达到了73.0%,较2020年12月提升了2.6个百分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关村实验室主任、清华大学网络研究院院长吴建平指出,我国在互联网应用领域呈现出蓬勃生机,行业内部竞争激烈,展现出繁荣景象,这也是中国互联网处于世界前列的重要原因。然而,我国在互联网核心技术攻关上仍然面临着挑战。具体而言,主要包括计算机芯片研究仍然落后、我国需要在互联网通用技术领域加大力度,以及我国在互联网体系结构和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发言权、话语权仍然不足,尤其在国际互联网标准的制定上。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2023年,中概互联网板块将围绕宏观复苏及利率环境演绎,呈现区间震荡行情,2023全年恒生科技/中概互联网指数累计-8.8%/-10.6%。展望2024年,预计互联网行业的传统业务将逐步步入成熟阶段,收入端与宏观周期的相关性逐渐增加,利润率受竞争格局变化扰动。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互联网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