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近几年来,国家和企业都在加大政策和资金帮扶力度支持更多科研项目走出实验室,各地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层出不穷,今年以来,上海发布了《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成都出台《成都市建设西部中试中心实施方案》,天津市出台探索职务成果赋权对象多元化等18条成果转化改革措施,湖北省印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行动方案,云南省拟出成果转化新政......各类技转相关政策提供最高500万的资金支持,然而,在这样高投入的市场环境下真的刺激更多科研项目顺利完成果转化全流程吗?

根据科技部评估中心《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2022》数据显示,我国高校发明专利实施率为16.9%,其中产业化率仅为3.9%,去年广西财政投入1.31亿科研经费,一高校862个科研项目成果转化率却为0,这样高投入却低产出甚至零产出的科技成果转化真的值得吗?笔者认为,一味惋惜纠结失败的案例只会让人止步不前,只有不断总结、优化、改进才是事情发展的核心议题,分析案例,我们不难发现,国内大部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相关部门机构以及各地概念验证中心都以提供种子基金、商业顾问、创业教育等服务支持科研项目做科技成果转化,然而,对于大部分的科研人员而言,他们缺乏的不仅仅是这种“对接式”成果转化服务,更加缺乏的是“对自己的科研成果能不能转化、如何转化”的正确认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科研人员缺乏科技成果转化思维的具体表现如下:

1、市场导向不足:高校科研机构在进行科技研究时,往往缺乏对市场需求的深入了解,导致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脱节。这种缺乏市场导向的科研模式,使得科技成果在转化过程中难以找到合适的市场切入点。

2、产业化思维欠缺:高校科技成果中的大部分是一些前沿性的技术和理论成果,而这些成果的产业化应用需要综合考虑技术、市场、资本等多方面因素。然而,很多高校科研人员缺乏相关的产业化知识和经验,导致技术成果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3、跨学科整合能力有限:科技成果转化往往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术,需要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然而,目前高校内部各学科之间的壁垒依然存在,导致跨学科整合能力有限,难以形成有效的科技成果转化合力。

科技成果的顺利转化不仅依赖于资源服务的对接,更重要的是要激发研究人员做成果转化的动力和意识,敢转、愿转才是跨出科技成果转化的第一步,而这一步需要有更明确更有指引性的纽带作为牵引,引导科研人员前进,这一纽带就是“概念验证”。

概念验证如何塑造科技成果转化思维?

“概念验证”最初起源于美国,主要是为解决高校发明专利转化率低的问题,是指将创新创意或科研成果转化为可初步彰显其潜在商业价值的技术雏形,并对那些不具备商业开发前景的设想加以淘汰,从而增强研究成果对风险资本的吸引力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快速淘汰暂时没有产业化前景的成果,找出具备商业化潜力但需要进一步投入资源验证的成果外,更重要的是让科研人员对科技成果以及成果落地转化有正确的认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科技成果转化”思维,这包括让科研人员认识到科技成果潜在商业价值、进一步熟化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实现科技成果的顺利转化等。以下是概念验证塑造科技成果转化思维几个方面的具体表现:

1、评估市场需求与接受度:概念验证通过调研和分析,帮助科研人员了解市场对某个科技成果的需求和接受度。这有助于科研人员更准确地把握市场需求,从而调整研究方向或改进技术,使科技成果更贴近市场需求,提高转化的成功率。

2、降低转化风险:在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存在着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等多种不确定性因素。概念验证通过模拟市场环境和实际应用场景,对科技成果进行初步验证,从而降低了转化的风险。科研人员可以基于验证结果,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科技成果,提高转化的可行性和成功率。

3、激发创新思维:概念验证要求科研人员从市场需求和实际应用出发,重新审视和评估自己的科技成果。这有助于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思维,引导他们从新的角度和层面思考问题,寻找新的解决方案。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科研人员的科技成果转化思维将得到不断拓展和提升。

4、整合多方资源:概念验证往往需要多方合作和资源整合。科研人员需要与企业、投资者、市场分析师等多方进行沟通和协作,共同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这种跨领域的合作和交流有助于科研人员拓宽视野、了解市场动态和技术趋势,从而更好地把握科技成果转化的方向和重点。

概念验证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一步,也是科研人员塑造科技成果转化思维的关键一步,在科技成果转化的初步阶段就评估创意或成果的潜在商业价值,通过技术原型展示其潜在应用价值,从而更精准地把握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方向,避免资源浪费,并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和成功率。这种思维方式有助于科研人员从单纯的学术研究转向更加注重实际应用和商业价值的研发路径。还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高投入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总会在不断摸索中找到更适合中国特色的转化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