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之初,正是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许多岗位都急缺人才,国家领导人在任职方面也是煞费苦心。

当时地质部门的领导人就因为种种原因没有确定,不久后,周总理为此找到了宋任穷上将,希望他能够在部队中挑选出一个合适的人选来。

宋任穷上将回去后,苦思冥想,选来选去也没觉得有合适的人选,随后,他灵机一动,想到自己不就是最合适的人选吗,当即找到周总理自荐且说明缘由。

可他却怎么也想不到,本该十拿九稳的职位,周总理却拒绝了他,这让宋任穷上将有些沮丧,难道在领导人眼里,自己难道并不足以担任此职位吗?

随后周总理的一番话又让他高兴起来:“主席已经把更为重要的任务交给你”。原来,对于这位爱将,主席早已有了安排,而如果让宋任穷上将担任地质部门的领导,着实有些浪费人才了,这在当时本就人才稀缺的时候,显得尤为不理智。

此后领导人给宋任穷上将安排的是什么重要职位?对我国的发展又有哪些重要贡献呢?

一、开国上将宋任穷

宋任穷原本名为宋韵琴,1909年出生在湖南浏阳的一个小村庄,自幼家境贫寒,可是这并没有让他失去读书明理的愿望,再苦再累都坚持读书学习。幼年时,见多了被地主欺压的穷苦百姓,这让他更是坚定了内心的理想,改变自己的命运。

此时,祖国动乱不堪,他依旧没有放下自己的学业,尤其是在接触了先进书籍,学习到先进思想后,更是奋不顾身的投入到这场浩浩荡荡的改革浪潮中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6年,宋任穷正式加入了中国共青团,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团员,同年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经过领导审核给予通过,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党员。

1927年,在毛主席的领导下,他参加了秋收起义,从井冈山开始了他轰轰烈烈的戎马半生。

1928年,敌人围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宋任穷所在部队遭到了敌人的围剿,不幸与部队走散的他也开始了一段漫长艰难的革命岁月。

依靠坚定的党性,他不怕苦不怕难,一边乞讨,一边探听部队的消息,历经千辛万苦,无数个日日夜夜,终于在1930年,重新回到了党的怀抱,回到了人民的队伍当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新回到部队后的宋任穷先后担任红军团政委、师政委等职位,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五次反“围剿”斗争,无论在哪个职位上他都发光发热,争当先锋,勇于奉献。

1934年,宋任穷跟随中央红军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在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中,先后参加强渡乌江、激战土城、攻克遵义、四渡赤水、南渡乌江等战斗,为掩护中央军委英勇奋战,多次立下汗马功劳。

当红军经过千辛万苦到达陕北之后,宋任穷根据领导指示,又马不停蹄地开始了新的一轮工作,联系接待走散的部队战士,保障了红军主力部队的战斗力,为之后的大大小小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二、巧渡金沙江

1935年5月2日,中央军委下达指令,要求刘伯承同志率干部团一个营并携带电台,于4日到达“皎平渡架桥”;三军三十三团,同样时间需赶到“洪门口架桥”;这一切战略部署都是为了接下来巧渡金沙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有战士干部都知道,这一仗的重要性,是关系到我军能否转危为安的一战,所有人都不敢懈怠,根据指示,拼命赶往指定地点,绝不拖后腿。

宋任穷根据指示赶到云南禄劝县北部的一个小山村时,周恩来同志和刘伯承同志正在商量着抢渡皎平渡的计划。

计划考虑得非常详细,同时也做好了最坏打算,比如我军在抢占渡口后,后续部队如果无法跟上,渡口有被敌军抢回去的风险,这时候渡江的战士们就要独自抵抗敌人大部队的突袭。

周恩来同志针对这种情况,要求渡江部队不要与敌人正面硬碰硬,先打游击战,之后再想办法与大部队取得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战,为了能够更好有效地指挥,由刘伯承同志担任先遣指挥,直接指挥干部团。

不久后,宋任穷与刘伯承同志一起随先遣部队行动,当天便急行一百六十里路。为了保证计划的顺利进行,宋任穷一行人一律将带有红军标志的徽章隐藏起来,伪装成国民党反动派部队,一路翻山越岭,不做丝毫停歇,高强度行军。

面对沿途武装全部不予理会,保证了部队行军速度和隐秘性。

宋任穷和刘伯承清晨抵达金沙江后来不及修整,就马不停蹄地制定其渡江战略。在指挥部的指挥下,全军利用仅有的七条船,连夜抢渡,此时的金沙江两岸火光通明,战士们顶着前面的炮火,后面的追兵,空中的轰炸,井然有序的渡江,经过几天几夜的努力,大部分人马都顺利渡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举也成为了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当红军全部渡江后,敌人的大部队才赶到金沙江,此时能够渡江的船只也被我军销毁,面对滔滔江水,他们也无可奈何。

三、抗日英雄

1937年,日寇悍然进攻卢沟桥,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从此也拉开了全国全面抗日战争。在此期间,宋任穷根据领导指示,积极发动群众武装力量,带领部队自产自足,在许多重要战役中都担任了不可磨灭的角色。

作为冀南地区指挥抗日战争重要领导人,在他的带领下,歼灭敌寇数千人,给予了日本侵略者沉重打击,在八年的全面抗日战争生涯中,他的领导能力和军事才华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受到了许多部队领导的赞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2年,冀南抗日根据地遭受了旱灾、水灾、雹灾等极端的自然灾害,之后更是痢疾、霍乱等瘟疫爆发,也在这时候宋任穷上将经历了一次重大的人生打击,年仅1岁的女儿在这艰难环境中不幸去世。

宋任穷上将作为冀南抗日根据地重要领导人,根本没有时间悲伤,还有更多的群众、战士们等着他的引领。

宋任穷上将没有被压倒,收拾好情绪的他,开始着手解决自然灾害所带来的饥荒。为此,宋任穷亲自带领干部战士到附近的村子组织群众生产自救,开渠筑堤以引水灌溉,开辟荒地种植粮食,没有耕牛就用人力,一度累到吐血。

解决了饥荒问题,更大的问题摆在了宋任穷面前,那就是如何应对日寇的围追堵截。他先是带领群众和战士挖地道之后又对村庄进行改建。在他的带领下,历时七八个月的努力,终于将十几个村子用地道连通起来,给敌人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任穷上将戎马半生,为革命的胜利奔走付出,将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这场事业当中,在战场上他不畏生死,在生活中他简单朴素,在大义中他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他将自己全部的青春和热血都奉给了祖国和人民。

四、授衔上将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根据领导任命宋任穷去到云南工作,兼任云南军区政委。在地方工作中,他顶住重重压力,一心为民族团结贡献。经过不断的实地考察,宋任穷根据云南当地的特色情况,提出“加强民族团结,消灭历史造成的隔阂,工作稳步前进”的工作方针。带头努力学习少数民族知识,为民族融合作出巨大贡献。

1955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仪式上,宋任穷被授予上将军衔,这是党和人民对他的认可。

1956年,宋任穷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干部部副部长,掌握部队干部的调任、升职、考核等工作。在这段时间内,他认真负责,大公无私,工作极为出色,深得毛主席的信任。加上从秋收起义开始,他就跟随毛主席,二人之间的关系不必多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就是如此人物,在屈尊主动提出担任地质部部长时,却被一口否决。其实对于担任这个部长,宋任穷也是反复思考权衡的,做出这个决定也是下了相当大的决心,不仅要离开他深爱奋斗半辈子的部队还要开始接触新的工作,这对他无疑是巨大的挑战。但是当祖国需要他的时候,他毅然决然地投入当中。

只不过,毛主席早已对他有了更重要的安排。

五、委以重任

1956年,我国核武器领域还处于空白期间,原子武器也是处于起步阶段。毛主席早已预料到核武器对于大国的重要性,为了弥补短板,追赶美国、苏联等大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决定成立第三机械工业部(后改为第二机械工业部),并做出了研发原子弹的要大决策,希望能够一举打破西方列强的垄断,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拒绝宋任穷担任地质部长,任命他负责第三机械工业部部长,负责原子弹研发工作,充分地证明了党对他的认可和信任。

当宋任穷得知,如此重大交于自己时,除了感动之外,更多的是沉甸甸的压力。打仗与科研完全不同,打仗靠的是指挥和将士们的勇于拼搏的精神,而科研更多的是靠的严谨、人才、设备。

处于刚刚筹备阶段的的第三机械工业部,没有任何的科研基础,一切都是从零开始。尤其是,在当时西方国家对于中国的技术封锁大环境下,组建一支科研团队是极其困难的一件事情。

这段艰苦的岁月,我们不应该只铭记为原子弹付出一切的科学家们,原子弹的研发成功是整个部门,所有人同心协力共同的成果,对于组建和保障后勤的人们同样应该铭记,而作为部长的宋任穷上将绝对也应该被写上功德簿。

在成立之初,最先解决的难题就是科研场地和人才了,为了能够让科研基地早日投入使用,宋任穷经常深入到地质队、矿山、建设工地和研究所,进行调查,指导工作。为了解决科研人才问题,更是几次拜访中科院书记张劲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研发团队最为困难的是中苏关系破裂,当时苏联撤走了所有的技术支持,甚至带走了许多重要的科研资料,原本答应支持的原子弹样品更是成为了空谈。当时苏联更是放言说我国没有他们二十年都无法成功研制原子弹,整个研发被一片乌云笼罩。

从零开始,最艰难的时光我们都度过了,如此困难怎能难倒宋任穷和科研团队前进的步伐呢,仅仅4年后,靠着所有人都共同努力,我国西部的沙漠地区,随着一声轰隆巨响,一朵巨大的蘑菇云从沙漠中升上了天空,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奋斗下,没有任何人呢的帮助下,我国成功的研制出了原子弹。

宋任穷也没有辜负党和人民对自己的信任,为国防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值得名垂千古。

六、官至副国

1960年,宋任穷上将离开了第三机械工业部,担任沈阳军区政委和东北局第一书记。

1977年,领导人再次赋予他新的责任,任命其担任第七机械工业部部长一职,在他的引领下第七机械工业部各项工作逐渐走上正轨,为我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宋任穷将军的一生充满崎岖和传奇,为了革命的胜利,为了祖国的建设倾尽所有。宋任穷将军一生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要求子女奉公守法,清廉节俭。

退休后的宋任穷将军依然不忘关心国家大事,从参加革命直至病逝,自始至终都表现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将毕生的精力都奉献了祖国和人民,官至副国级的他也无愧于党中央对他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