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重要考试节点

01.考试前一天

提前踩点,熟悉考点、考场,计算好从家里到考点的大致时间。

02.考前30分钟

考生需提前到达考点,按秩序在考前30分钟排队进入考场。考生凭准考证、有效身份证进入考场,并接受监考员的核对,同时将携带的违禁物品放在考场门口的桌子上。

考生入场坐定后将自己的准考证放在课桌的左上角,并检查是否不慎带入了手机、具有发送或接收信息功能设备及资料等违禁物品,如有,请举手报告监考员并上交。同时,考生须仔细检查自己的课桌内外及座位周围有无未清理干净的东西,如有,请报告监考员。

03.考前15分钟

监考员给考生分发答题纸和草稿纸。考生核对答题纸上的条形码姓名、准考证号与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是否一致,并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

接到监考员的指令后,考生在答题纸上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仔细检查确保无误。

04.考前10分钟

监考员启封试卷。

05.考前5分钟

监考员分发试卷。考生须检查和清点自己的试卷有无科目不对或缺页、试题漏印、字迹不清、试卷破损等情况,如有,请举手报告监考员。

考生在试卷规定位置上写上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仔细检查确保无误。考生须等待开考铃声响起后才可答题。

06.考点开考铃声响起

考生可以开始答题。注意,所有答案须答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或草稿纸上的答案概不评分。

07.开考15分钟后

迟到的考生停止进场!务必注意!

08.考试结束前30分钟

山东不允许考生提前交卷。

09.考试结束前15分钟

监考员提醒考生离考试结束还有15分钟,考生需注意掌握时间,并及时检查自己的答题情况。

10.考试结束铃声响起

考生须立即放下笔,并整理好自己的答卷,将答题纸、试卷、草稿纸从上到下依次排放好后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等待监考员收卷。监考员收卷并清点无误后,考生起身并携带好自己的随身物品依次退出考场。

说明:以上内容是流程去年要求整理,具体请以最新通知为准。

2024高考考场必带物品及违禁物品

高考考场的规则十分严格,很多物品都不能携带,否则很可能违规,涉嫌作弊。

必带物品

(1)确保带齐证件证明。考生须凭准考证、有效身份证入场,电子身份证不作为考试入场有效证件使用。

(2)备足备好考试用具。考生只能携带必要的考试文具(如黑色签字笔、铅笔、尺子、橡皮等)进入考场

违禁物品

严禁携带手机等各类无线通讯工具、手表、电子存储记忆录放设备、发送接收设备、书包、学习资料、涂改液、修正带等物品。

建议考生不携带手机等无关物品前往考点,如携带,请考生在封闭区外妥善放置。进入考场后手机无论是否开机、使用,均按作弊论处。

备考指南小编提示大家在准备高考物品的时候,记得要仔细遵循高考考场规则,如果有不确定能不能带的物品,比如纸巾、清凉油等,需要在进考场之前询问监考老师。

相关问答

01保温杯能带吗

不能,考生可携带透明水杯进入考场。

金属框眼镜也可带吗02

一般情况下是可以带的,这个在规定上并没有严禁的禁止。考生在过安检时,可以把眼镜摘下来,交给监考老师检查,确认无误可以重新戴上。

03能不能带纸巾

考生如因感冒需携带纸巾进入考场,入场前向监考员说明情况,并主动将相关物品交监考员检查无误后方可带进考场。

可以自备草稿纸吗04

不可以!考场会分发草稿纸、垫板给考生,考试结束后考生不可以将草稿纸、垫板带出考场。如果草稿纸不够用,可以举手示意监考老师,请求老师多给一张草稿纸。

05考场有钟吗

基本都有,提前看考场时可以看一下。

可以带零食吗06

不可以带零食,比如糖、巧克力等。

07可以带耳塞吗

最好不要带,因为高考会全身检查,特别是耳朵部分,如果带了,老师可能会以为是什么作弊的高科技产品,为避免误会还是不要带。

高考时周边路段都会进行交通管制,周围不准有车辆通过以及建筑施工,会很安静。

可以带饮料吗08

不能是软包装、易拉罐式饮料,而且饮料不能是有色的。饮料瓶要完全透明,如果有外标签,一定要将其撕掉。内蒙古考生除外,因为规定了矿泉水也是禁带物品。

09可以戴卡西欧那种运动电子表吗?

不可以。严禁携带各种无线通讯工具,包括智能手表、运动手环。

综上,高考考场内无意违规的形式大概有两种:一是携带物品不合规,二是场内行为不恰当。

原因大概有两个:一是主观上“没打算”,自我感觉不是问题,想当然而为之,造成违规;二是意识上“不自觉”,浑然不知所“错”。

总的建议大概有两条:一是在临考前用上一小会儿时间看一看考场规则、读一读考试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二是考试时保持清醒头脑,听清指令和提示,做到行为有序。

总之,对无意(无意识)违规,核心要义就是要突出一个“防”字,同学们一定要提高警惕,谨防无意违规,确保考出理想的成绩。

那高考作弊会有什么后果呢?小编提醒大家,高考场上作弊,不仅会被取消考试成绩,还很有可能会被判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节选自《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