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毕业季,随着考研热度的下降,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抓住校招的机会,争取一份适合自己的好工作,而在选择企业时,不少同学都会纠结:是选择国企还是私企呢?

从表面上来看,国企的工资水平要比私企低,但是家长们似乎都很青睐国企,认为国企才是真正的“铁饭碗”,在稳定面前,工资可以靠后站。

一对姐妹花毕业于211院校,三年前的他们一起毕业,小南选择了私企,一家互联网公司,而小艾选择了国企,三年后两人之间的差距逐渐显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11院校“姐妹花”,一个进国企一个选私企,三年之后拉开差距

小南小艾的父母,是老牌国企的同事,二人从小一起长大,一起上学,情同姐妹,但是性格却不同,前者比较活泼,喜欢挑战自我,后者比较沉稳内向,做事情有条理但效率不高。

在高中,小南选择了理科,小艾选择了文科,最后二人都选择了本地一所综合类211院校,再次做起了同学,对于未来的就业选择,小艾的目标很明确。

自己性格内向,不喜欢压力太大的工作,也喜欢稳定,最好是能留在父母身边,于是她从大三下学期就开始准备国企笔试、面试要考察的科目和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导员和往届学姐,小艾了解到,现在多数国企岗位只针对应届生开放足够多的岗位,因此她才早早做足了准备,全力备考并且最终成功上岸本地的一家国有企业。

而小南则更向往私企大厂,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和挑战,尽管家里一再劝说她报考国企试一试,但小艾比较叛逆,也想离开家乡去大城市拼一拼,于是她并没有备考,而是在春招签约了一家互联网公司。

起初,二人都在试用期,处在学习过程的她们都很忙碌,因此没有太大的差别,但三年后,差距就逐渐显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企和私企各有优缺点,抗风险能力是做抉择的关键因素之一

小艾在国企站稳脚跟,又因为做事细心,颇受领导赏识,在第三年升职,不仅工资提高了一个档次,就连公积金也攒了不少,毕业后三年攒下首付在工作单位附近买了自己的房子,月供靠公积金,自己也没有多少压力,休息日除了出去散心也能经常回家和父母团聚。

而小南的互联网公司在上海,虽然收入不低,但上海的消费水平也很高,房价更是令人望而却步,过上996生活的她,除了过年,几乎很少有时间能回家,年龄增长自己也意识到,当初父母劝说自己尝试国企的初衷,心里多少有些后悔,自己一个人在外地,实在是没什么归属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真正令她后悔的,还是多家互联网公司爆出的“降薪裁员”的消息,这让小南很有危机感;反观进入国企的小艾,就算企业效益不好,国企也鲜少裁员,一般只会缩招来减少开支,毕竟是国企,只要不犯原则性错误,一般不会被辞退。

211姐妹花的选择,决定了未来的人生走向。其实很多毕业生在迈出校园之前,都没有真正清楚,选择带来的代价是什么。对于工作和挑战,高校毕业生往往对自己有着盲目的自信,认为自己还年轻,足以承受挑战。

但实际上,工作的选择不是三五年内的短期回报,而是要为人生未来几十年的规划做打算的,这也是为什么家长更倾向于稳定国企的缘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诚然无论国企还是私企,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但在现在的就业环境中,失业和裁员是不可避免的,毕业生在做出选择时,应重点考虑自己是否有这份抗风险能力,再做出抉择,避免后悔。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