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猎人》一书中这样形容一种水果:“浑身是刺的大果子含有43种硫磺复合物,包揽了洋葱、大蒜、臭鼬中能找到的成分”;吃“这种全世界最臭不可闻的水果”,“被形容为蹲坐在马桶上享用你最心爱的冰淇淋”。

显而易见,说的就是“水果之王”榴莲。

又到一年榴莲季。“榴莲一斤30元”“广西榴莲100元5个”……往年“高高在上”的贵价榴莲,今年价格却接近“腰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市面上的进口榴莲。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是榴莲消费大国,但具体有多“大”,答案可能远超你的想象。根据世界贸易组织2022年的统计,中国进口的榴莲占全球榴莲消费的82%。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中国消费者2023年一年就吃掉了140多万吨鲜榴莲,可谓左右着全球榴莲市场。

今天,中国的鲜榴莲进口已从曾经的泰国“独揽”,到实现进口渠道多元化。今年的榴莲价格下探,与这些榴莲出口国都有着怎样的联系?

1.泰国榴莲曾“一家独大”

目前市面上的榴莲基本依赖于进口。作为热带水果的榴莲,要在终年高温的气候条件下才能生长良好。别看外表坚硬“凶悍”,榴莲却实在娇弱,暴雨、强风、缺水等因素都会导致榴莲幼苗夭折。生长早期的榴莲还往往品质不佳,一般要到十年以上,榴莲的品质才趋于稳定。

2022年前,我国榴莲进口来源国主要是泰国和马来西亚,其中泰国榴莲占绝对大头。从海关总署2022年的数据来看,当年进口的82.5万吨榴莲中,就有78万吨来自泰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泰国的榴莲自助餐厅,食客吃现场剥好的榴莲。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泰国有上百年榴莲种植历史,榴莲品种达200多个,是出口新鲜榴莲最多的国家。托曼尼、甲仑、干尧、青尼、鸟爪……每个品种各有特色。中国消费者最熟悉的品种是“金枕头”,原因是“金枕头”保质期较长,经长时间运输后还能维持较好的口感。

马来西亚久负盛名的榴莲品种则是“猫山王”,产量不多,从小树苗到开花结果至少需要8年时间,每6亩地只能长3-5棵猫山王榴莲树。

榴莲在马来西亚被视为贵礼。2017年,时任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来华参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时,带了43颗新鲜榴莲作为伴手礼。今年5月5日,马来西亚国防部在中马建交50周年之际,为中国海军第45批护航编队安排了榴莲品尝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泰国的榴莲自助餐一般会配清凉降火的“水果皇后”山竹。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除了品种,马泰两国果农对榴莲的采收手法也各有不同。从泰国进口的榴莲,是经人工上树切割下来后,再等它慢慢成熟裂开的。这些新鲜榴莲会被迅速送到加工厂清洗杀菌后装箱,再经过海运、空运、陆运等方式运往广州、云南等边境口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泰国工人在采摘榴莲。图片来源:新华社

马来西亚的榴莲基本是成熟后自然掉落,接触到土壤的榴莲外壳存在被泥土细菌附着的风险。所以,与泰国对华出口的鲜榴莲不同,马来西亚出口的是开壳去核的冷冻榴莲。这些榴莲会在自然成熟落下的三小时内,经历-60℃的急速冷冻。这让榴莲口感和风味得到保持的同时,也有效抑制了微生物繁殖。

因此,门槛不低的种植成本和运输成本,让榴莲的身价在一众水果中脱颖而出。著名的榴莲品种都经过注册认证,有各自的编号,从D1一直到D204。比如,金枕头的编号是D159,猫山王是D19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来西亚高山老树“猫山王”。图片来源:新华社

2.进击的越南榴莲

这几年,中国的榴莲爱好者越来越多。

从海关总署的数据就能看到“榴莲控”们战斗力有多强。2019年,鲜榴莲进口量首超车厘子,成为我国的“进口水果之王”。2020年,鲜榴莲的进口额与2017年相比翻了两番,达到23亿美元。到2023年,我国进口的鲜榴莲超过142.59万吨,同比增长了七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越南一家榴莲加工厂,工人在给将出口到中国的榴莲贴牌。图片来源:新华社

榴莲市场增长迅猛的背后,离不开我国2022年以来允许越南、菲律宾等东盟国家对华出口鲜榴莲。这打破了泰国“一家独占”中国鲜榴莲市场的局面。

越南榴莲有很强的竞争力。由于地理位置优势,越南榴莲进入中国的运输时间比泰国榴莲更短,保鲜成本更低。越南榴莲的准入,填补了一年后半段泰国榴莲进入尾季后的市场空白,实现了中国榴莲市场的全年覆盖。

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进口鲜榴莲82.5万吨,其中近95%来自泰国。而到2023年,中国进口的142.6万吨鲜榴莲中,有92.9万吨来自泰国,49.3万吨来自越南。

泰国榴莲面临的竞争,愈发激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广西凭祥,一家水果企业负责人展示公司承运的越南榴莲。图片来源:新华社

今年一季度由于持续干旱等不利条件,泰国榴莲减产,越南榴莲得以“错峰”出口。一季度经中国最大陆路水果进出口口岸之一友谊关口岸进口的鲜榴莲中,越南榴莲3.5万吨,同比增长37.4%;泰国榴莲仅为1.3万吨,同比减少63.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越南榴莲加工厂一名工人给榴莲称重。图片来源:新华社

有分析认为,受天气影响的泰国榴莲,保存周期变短,因而供应商着急出货,带动了榴莲价格的下降。另据马来西亚媒体报道,当地榴莲果树今年开花率显著增长50%,榴莲产量特别是猫山王有望大幅提升,价格或将下滑。

比起价格下探,泰国更关注中国市场份额被越南挤占。泰国总理赛塔5月14日接受媒体提问时回应,越南榴莲对泰国榴莲造成压力是市场竞争的结果,但他并不担心越南动摇泰国榴莲在华的销冠地位。

塞塔也承认,泰国要想保住全球榴莲第一生产和出口国的地位,“应该致力于在榴莲品种、质量检测和监控、物流运输效率方面的不断优化”。

泰媒还披露,泰国农业部和商务部将同中方协商,通过延长检查站上班时间、增开出入境运输通道和增加集装箱数量等措施,让泰国上市水果直达中国多地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泰国榴莲加工厂,工人们给榴莲装箱。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3.菲律宾和印尼榴莲也想竞争

汇丰银行2023年的报告显示,得益于中国消费者对榴莲的喜爱,过去两年全球榴莲需求飙升400%,中国市场占了全球榴莲需求的九成以上。

中国持续的“榴莲热”令东盟国家兴奋不已。泰国、越南正积极扩充产量,力求在中国大市场“一决高下”。

越南对这笔“泼天的富贵”表现出相当的重视。该国农业和农村发展部的数据显示,越南的榴莲果园快速扩张,截至2023年初,越南全国榴莲种植面积已达11万公顷,远超原规划面积。

泰国政府部门此前预测,由于果农不断扩大榴莲种植面积,全国2023—2024年度的榴莲产量预计增加15.3%。加之果农不断对榴莲品种进行杂交,新品种产量也迅速上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泰国一家榴莲出口工厂里等待装箱出口中国的榴莲。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还有更多东南亚国家瞄准中国榴莲市场,直接与泰国越南竞争。

2023年,菲律宾成为继泰国、越南之后,第三个获准对华出口鲜榴莲的国家。该国贸易与工业部副部长鲁道夫去年9月在第2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提到,有限的产能严重制约了菲律宾榴莲对华出口,必须努力解决当地果农的低生产力问题,以抓住海外市场需求。他希望未来菲律宾榴莲也能在中国市场占主导地位。

马来西亚已不满足于只对华出口冷冻榴莲。该国榴莲生产商协会会长艾瑞克·陈说,他们正与马来西亚农业研究与发展研究所讨论向中国出口新鲜榴莲的方式,包括空运和海运。

印度尼西亚驻华大使周浩黎近日接受媒体专访时也透露,“我们想把印尼榴莲引入中国,已开始就榴莲对华出口协议展开谈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印度尼西亚榴莲节。图片来源:新华社

榴莲价格走低,与榴莲赛道的火热拼争不无关系。这也是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经贸关系日益紧密的缩影。

在东南亚各国水果出口大战愈发激烈的格局下,国产榴莲也正加快量产。今年,海南榴莲树挂果面积将增至4000亩,总产量将达250吨。三亚今年首批榴莲将于6月上市销售,品种涵盖金枕、干尧、黑刺和猫山王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亚今年首批“树上熟”榴莲。图片来源:海南日报

不过,囿于国产榴莲当前有限的产量,评估国产榴莲对国内市场的影响,还为时尚早。要满足中国广大的榴莲爱好者,还得靠东南亚这几个“榴莲大户”。(完)

参考资料:

新华社、央视新闻、第一财经、海南日报相关报道

泰国曼谷邮报、越南通讯社、马来西亚光华日报相关报道

作者/林传凌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