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坚决守住耕地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底线,助力乡村振兴,近年来,淮南市财政多举措发力,严格贯彻落实耕地保护制度。

大力支持综合整治。会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加强补充耕地项目管理,统筹安排各类资金用于土地综合整治,有效增加耕地面积,补齐耕地保护任务缺口,今年以来,市财政已安排1.6亿元,引导社会资金2.5亿元,落实耕地占补、进出双平衡。

持续提升保护力度。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2023年市财政共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6.12亿元,下达耕地地力保护资金4.77亿元,不断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有效治理,促进耕地数质提升,为守住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加力增效。

严格耕地源头治理。建立耕地保护监管执法与监督管理协作配合工作机制,构建“人防+技防”的监管格局,加强对全市乱占耕地、卫片检查、占补平衡的调查。市财政坚持规划引领,支持优化农村国土空间布局,下达省级耕地保护补偿激励资金900万元,助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制度体系行稳致远。(姜超 记者 赵中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