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让传统武术发光发热

八卦掌、太极拳、单鞭、南刀……近日,在重庆荣昌举行的2024年全国武术套路冠军赛(传统项目赛区)中,来自全国各地的49支代表队共计827名运动员,参加了传统武术拳术和器械共计67种武术小项的比拼,各类刀枪棍棒轮番上场,向观众展示了不同武术流派的风格和技术特色,让大家看到了传统武术焕发的时代光彩。

本次比赛由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重庆市体育局、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主办,重庆市武术运动管理中心、重庆市荣昌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重庆市荣昌区体育局承办。最终,福建队、北体大队、山东队分列奖牌榜前三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选手在比赛中。

“这次比赛的参赛运动员首次突破800人,加上教练员、领队等工作人员,参与本项赛事的人数超过1000人。”赛事总裁判长王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参赛人数的增长和比赛规模的扩大,证明我们对传统武术越来越重视,也证明各省区市对传统武术项目比赛的认知度越来越高,训练水平也越来越高。

因为对武术的热爱,在浙江出生的李剑鸣很小就来到了广东习武,广东传统武术源远流长和浓厚的武术氛围,让他觉得走进了一个更广阔的精神世界,“很多传统的攻防技法蕴含着很深的学问,这也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根,练习得越久我越热爱。”身兼广东队教练员和运动员身份的李剑鸣此次比赛打了一套南拳,他的拳势刚烈、步法稳固,让大家领略到南拳的独特魅力。

“坚持守正,传统项目是武术套路的根,不管我们如何演变套路、增加难度,传统的攻防套路以及武术所蕴含的哲学思想都来自于传统武术,我想这也是比赛的意义。”成都大运会冠军、四川队队员曹茂园说道。

“很多运动员融传统套路和竞技表演为一体,在赛场上展现了自身独特的风格特点。这是我们想要看到的。”王樑说,对武术传统项目自上而下的重视,引导着我们的运动员教练员真正回归传统,作为裁判员也更想看到查拳、少林拳等真正精湛的传统套路,展现出传统武术的精神和风格,而不是用现代的动作、现代的套路演练方式来参与传统项目的比赛。

近年来,总局武术中心积极推广武术进校园,在学生群体中厚植武术文化,培养武术氛围,来自山东的刘兆赫认为这次来到赛场“00后”的新面孔越来越多了,“不像过去总是我们这一拨人在比赛,这说明武术现在传播的群体越来越广,武术进校园已经对武术推广起到了作用。”刘兆赫说,“我们在练武术时走过很多弯路,现在武术能够走进校园有利于学生们从小认识武术,同时通过体教融合,文化素养的提升也有利于运动员加深对武术的理解,领会武术精神的奥义。”

现在李剑鸣、曹茂园等运动员经常去当地的中小学弘扬武术文化,带动更多青少年了解武术。李剑鸣说:“一次活动能够影响到学校成百上千的小朋友了解这个项目,可能喜欢上武术,愿意去练,我觉得这是我们作为武术的一份子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武术包罗万象、博大精深,面对学生们我们更应该普及武术的文化,让学生们了解历史、了解攻防技法、了解武术的思想,通过培养兴趣引导更多孩子。”

王樑也表示,武术的传承应该从校园开始,从孩子抓起,“传承中华武术,不只是传承它的技术,更重要的是传承武术所蕴含的精神和武德。让孩子们从小就知道武术是中国人发明的体育项目,饱含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展示我们中国人的思想、精神和民族的文化自信。”(记者 刘昕彤文/图)

来源:中国体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