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清棉机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精清棉机的主要作用和特征

精清棉机是清梳联技术进步的结合设备,其主要和核心是利用开棉设备结合锯齿、针齿梳理的开棉机械。精清棉机的任务是进一步清除原料中的棉结和杂质,实现纤维取向度和棉块的进一步细化。清棉机是清梳联技术进步的结合设备,同成卷流程的清棉机有所区别,但也有近似之处,其主要核心是利用罗拉握持由打手对棉层进行分割,撕扯后,分解成更细小、更均匀的纤维束(输出重量为0.5-1.5mg/个),在打手周围配合锯齿、预分梳板、除尘刀以及预梳吸风排杂机构,以梳代打去除纤维中的杂质、疵点,排除部分短绒,尽可能的提高单纤维率,故部分也称精开棉机或精清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精清棉机发展在清梳联流程汇中,开始结构形式是:预清设备→喂棉设备→除杂设备→精清设备,四种设备组合形成精细开松。目前发展为:喂棉系统→精清系统。以辊筒数量结构划分为:单辊清棉机、多辊清棉机两种清棉机。以功能性划分:打击开松精细清棉机、梳解开松精细清棉机、精细开松清棉机,三者不同点见表1。

表1 不同精清棉机设备功能对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结构分为:输入部分、喂入部分、除杂部分、开松部分、吸落杂部分组成。由于流程的缩短到设备上,预清、排杂、精细开松的压力集中在精清设备上。渐进开松除杂变为突变除杂、柔和开清除杂变为强清强开、尘棒加打手撞击切线除杂变为预分梳加尘刀打手除杂,由此除杂的功能、分梳的功能需要加强。

与开棉机的主要区别是:(1)握持打击;(2)有预分梳;(3)有排杂装置;(4)打手多为高密度;(5)原理开松较为充分;(6)开松对象是较小的棉块。开棉机清除机构是自由开松“打手角钉或锯片+尘棒”结合,以除杂开松棉簇为主要任务;清棉机清除机构是握持打击“梳针+预分梳+除尘刀+负压吸风排杂”结合,以除杂、除疵点、预梳为主要任务。清棉机主要有二种形式:棉箱加多辊筒棉箱加单辊筒精清机。目前主流是单辊筒大直径为主的较多。具体见表2。

表2 国内外精清棉机设备一览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2 精清棉机存在的问题

精清棉机存在的问题:握持打击纤维损伤,短绒增长率大;开松不足,棉结增加;除杂效果差,落棉多;除尘功能和除小杂能力不足;渐进开松产量受限,单辊开松除杂效果差。

二、清棉棉机的关键技术进步和创新分析

2.1 提高清棉质量的关键技术措施

2.1.2 多种打手组合增加开松能力

精清机新技术:配置系列多仓混棉机三辊筒清棉机、单辊筒清棉机组成的混清棉机组,使整个流程尽可能减少握持打击点。打手周围配置有预分梳板、除尘刀和负压吸口,以梳代打,变被动的除杂形式为主动除杂形式,除杂效率高且落棉量低,落棉含杂率高,提高了纤维的制程率,减少梳棉负担,从而保证了生条质量,并使整个流程大为缩短,以减少输送过程中对纤维的损伤;为了增加开松,采用多刺辊实现精细开松,针布配置锯齿和梳针相互结合,减少对纤维的损伤,从而保证筵棉的开松效果,为后工序的除微尘和梳理提供有利的条件。见图结构见图1,图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1.2 增加开松和除杂相互结合

采用大直径和低速度开松减少纤维损伤相互结合的精清形式。打击开松,减少纤维损伤,加大排杂;小直径,高速度利用离心力排杂,提高疏解开松除杂。采用大直径梳针打手,配合分梳板、除尘刀结构,柔性开松,高效除杂。采用增加尘棒和除尘刀配置结构,增加除杂弧长提高除杂能力。

2.1.3 二级罗拉喂入方式加强对棉层控制利于除杂

采用二级罗拉喂入方式,控制棉层效果增强,喂棉罗拉与开棉辊筒间为顺向给棉,减少纤维损伤,降低短绒的产生,提高制成率,提高纱线的强力。部分清棉机通过风机将棉花送入储棉仓内,短绒、微尘通过上部网眼板排除,原料在预开松三个罗拉握持下喂入握持罗拉然后进入打手,大直径梳针打手配合三组“3把除尘刀+2块预分梳板+3个吸口”结构,实现“梳理→除杂→再梳理→再除杂”高效除杂,纤维损伤小,同时负压吸杂及时排除。二级罗拉喂入减少棉层拥堵,以梳代打,提高落棉含杂率,降低落棉率,提高纤维制成率,降低生产成本。具体见图3,图4,图5,图6。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1.4 渐进式开松梳理配置实现精细开松

清梳联新技术配置区别于传统概念中的刀、箱工艺;不以强烈的握持打击为手段来开松除杂;多采用具有梳理性能的新型打手,如锯齿针布打手、梳针打手等使其作用细微而柔和,既可提高除杂效率,又可少损伤纤维。同时采用加大锯齿针布角度,加强穿刺能力,提高开松效果;合理优化锯齿针布几何尺寸,减少嵌杂。传统的箱刀配置,现代的梳理中梳针和锯齿打手对见图7,图8,图9,图1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精清棉机受流程缩短影响,清理除杂收到很大影响,新型精清机采用辊筒和针布配合提高精细清理质量:多辊筒配置,辊筒速度逐渐增加配置,针布齿密逐渐加密配置,针布角度逐渐增大配置,辊筒直径有小到大配置,下部预分梳板由稀到密,形成逐渐渐进开松的配置结构,提高转移减少棉结增加。

2.1.5 打手及给棉均采用变频控制技术

采用PID变频技术,实现连续喂棉的稳定性,减少棉层喂入的波动,保持稳定,减少对纤维的损伤,降低短绒的增长率。

2.1.6 紧隔距强分梳

精清机梳针或者针布打手与尘棒隔距,打手与预分梳板隔距,打手与下给棉罗拉之间的距离可调,针对不同纤维长度,采用不同隔距优化,紧隔距强分梳提升质量指标。目前集中精清机打手到梳针隔距从1.3mm-6mm可调,根据不同的原料和产量进行调节。

2.1.7 喂入开松除杂一体化提高质量

输入部分采用棉箱多仓一体化结构,使喂入的棉层在网眼板中除杂,及时接受打手开松处理,减少流程中的棉簇翻滚造成的质量波动,提高清除梳理质量。去除了原皮翼打手凝棉器,减少了纤维揉搓,利用棉箱或者多仓网眼板进行排杂,减少了棉结,提高了除杂效率。

(未完待续)

来源: 陈玉峰 光山白鲨针布有限公司、 黄克华 库车利华纺织有限公司
编辑:中国纱线网新媒体团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向微信后台发送“行情”,获取最新行情

向微信后台发送“加群”,邀请您加入300个纺织群

向微信后台发送“招聘”,获取招聘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