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卫星通讯社5月23日报道,俄罗斯会展基金会发布《世界和俄罗斯的工业机器人市场:人口决定需求》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在生产和运行工业机器人方面已成为全球的佼佼者。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中国在全球新增机器人中的占比已超过半数,这一数据无疑彰显了中国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强势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报告阐述了中国在工厂自动化方面的领导地位,强调其作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的身份。令人瞩目的是,2022年全球安装的机器人系统中,竟有50%落户中国,且其运行数量还实现了5%的增长,总计达到了290,258台。这一显著增长不仅体现了中国制造业的持续蓬勃发展,更反映了中国对于技术创新和工业自动化的高度重视。

此外,报告还引用了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数据,显示2022年底全球投入使用的机器人系统数量再创历史新高,连续第二年超过50万台,达到了55.3万台。这一数字的增长趋势预示着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共同趋势。

报告进一步指出,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预测,到2024年中发布2023年结果时,全球机器人系统的总量有望达到60万台。这将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发展,标志着全球工业自动化水平将迈上一个新台阶。

在考察全球工业机器人的平均部署密度时,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工业自动化程度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结构密切相关。2022年,全球工业机器人的平均部署密度为每万名工业员工对应151台机器人,这一数字是6年前的两倍。其中,韩国、新加坡和德国在工业自动化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分别达到每万名员工对应1012台、730台和415台机器人的高密度。

总体来看,那些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较高且出生率较低的国家,其工业机器人化水平往往也更高。这一现象或许可以解释为,这些国家更倾向于通过技术替代人力,以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和人口老龄化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