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女士,现年44岁,自七年前丈夫因车祸离世后,便独自肩负起抚养一双儿女的责任。如今,她的两个孩子都正在高中阶段奋斗。为了筹集孩子们未来大学的学费,施女士毅然承包了一个农场,亲自打理大量的果蔬作物,这份繁重的劳作使她的外表显得比实际年龄要沧桑不少。

近期,施女士注意到自己的月经出现了不规律的情况,时断时续,同时她的脾气也变得愈发暴躁,常常因小事而动怒。

施女士疑虑,这可能是绝经期的征兆。然而,她才44岁,对于这个年龄是否过早进入绝经期,她感到困惑和不安。

什么时候绝经算正常?

绝经是女性到达一定年龄阶段后月经停止的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卵巢内的卵泡随着年岁的增长而逐渐消耗殆尽,从而无法再生成充足的雌激素和孕激素。

女性每月的月经来潮,正是由于子宫内膜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发生脱落引发的出血。所以,一旦体内雌激素不足,子宫内膜便无法按周期生长和脱落,也就无法产生出血形成月经。

在医学临床上,判定女性是否已绝经的依据是:女性年龄超过40岁,并且在排除怀孕的可能性后,连续12个月未出现月经来潮。

一般而言,女性绝经的常见年龄段介于45至55岁之间。无论是绝经时间过早还是过晚,都会对女性的身体健康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

女人绝经前夕,身体会出现哪些症状?

月经作为女性的一种生理现象,当绝经的时候身体也会发出一些相应的症状:

1.月经变化

随着女性接近绝经期,其月经周期会经历显著变化。通常,月经的间隔时间会延长,例如,从原本的30天延伸至3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同时,月经量会逐步减少,直至最终达到绝经状态。

有些女性可能会遭遇大出血的情况,月经期间出现大量血块,以至于需要全天使用夜用卫生巾。再者,经血的颜色也可能发生变异。一般来说,正常的经血呈现鲜红或略暗的色调。

如果在40岁之后观察到经血颜色变淡,或是出现黑色血块,这可能预示着即将进入绝经期。所以,女性如若察觉到自己的月经相较于以往有所改变,那么这可能是即将绝经的一个信号。

2.情绪变化

随着女性接近绝经期,雌激素水平的下降会对整个内分泌系统的稳定性产生影响,进而引发一系列精神系统相关的症状。

在这个阶段,女性常常会变得易怒且烦躁不安,情绪控制能力减弱,波动幅度明显增大。她们可能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就突然发火,而发火之后又会迅速陷入情绪低落或抑郁的状态。

因此,出现烦躁不安、焦虑不已、注意力不集中以及记忆力减退等症状,都可能预示着女性即将进入绝经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生理变化

女性在接近绝经期时,身体可能会经历一些不适反应。例如,她们可能会突然感到面部发热、汗水大量涌出,这种现象被称为潮热,表现为反复出现的短暂性出汗和面部潮红

随着女性接近绝经期,其体内雌激素水平逐渐下降,这会导致骨量减少。因此,这一阶段的女性常常会感受到关节疼痛、腰部和背部酸痛等不适,更严重者,可能会出现骨质疏松的症状。

由于激素水平的变化,影响到自主神经的正常调节,进而引发自主神经失调,即将绝经的女性还容易经历心慌、头晕、失眠、头痛以及耳鸣等多种不适。

此外,女性在绝经前后也常遭遇尿痛、排尿困难等问题,甚至可能会反复遭受尿路感染的困扰。这些状况同样源于雌激素水平的变化。

4.同房变化

濒临绝经期的女性可能会遇到同房时出现干涩和疼痛的症状。这种现象可以归结为绝经期女性卵巢功能的衰退,导致雌激素分泌量减少。雌激素的减少进一步影响了阴道分泌物的正常分泌,从而在进行性生活时容易出现干涩、疼痛等不适感。

女性绝经后,还能享受夫妻生活吗?

绝经是月经永久终止的现象,通常医学上把40岁以上女性在排除怀孕和其他引发闭经的疾病因素后,停经达到12个月的情况判定为绝经。这实际上意味着卵巢功能的衰退。

尽管传统观念常常让人误以为绝经后的女性不再有性需求,但事实上,绝经仅仅标志着生育能力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女性性功能的丧失。绝经后的女性同样能够享受性生活。

尽管绝经会导致体内激素水平下降,进而可能影响女性的性需求,但北大人民医院的一项研究数据显示,有32.9%的绝经后女性仍能保持每月1至2次的同房频率。另一项调查则表明,在美国,60岁以上的绝经期老年女性中,超过40%的人依然保持性活跃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