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有引力,“博”览世界。历经20载,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已经成长为“中国文化第一展”,在见证广东文化产业快速崛起的同时,文博会正为全国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动能。

新质生产力成为本届文博会新热点。

“文化+科技”的秀场上,一系列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等逐一亮相,为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和转型升级引领方向。

新质生产力与文化产业的双向赋能

文化产业新质生产力是指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符合新发展理念的生产力形态,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等特征。在文化产业中融入新质生产力的动能优势,可以提升文化产业要素、创新文化产业业态、夯实文化产业链条、优化文化产布局,为新时代的文化建设赋予更深沉、更持久的生命力。

回顾人类发展历程,科技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会引起文化的深刻变革。当前,数字技术正全面融入社会生活各领域和全过程,加速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也重构着文化发展格局。

可以看到,在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下,文化产业在产业结构上正逐步实现优化升级。一方面,文化产业通过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推动传统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另一方面,文化产业也在积极拓展新的产业领域,如数字创意、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形成新的产业增长点。

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文化新业态实现营业收入超过5.2万亿元,对全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9%。可以说,加快培育和发展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是时代的要求、发展的需要。

经济大省也是文化产业“优等生”

作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广东向来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让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得益彰。这体现在,重点打造数字文化引领地、文化创意新高地、文旅融合示范地的同时,推动文化产业与信息、工业、农业、教育、体育等方面的双向融合,促使“文化+”新业态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数据显示,广东一直是文化产业的“优等生”,2024年第一季度,广东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收5508亿元,比上年增长11.0%。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据统计,目前广东拥有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1.08万家,拥有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园区29家,文化产业发展基础好、劲头足。

在前瞻布局战略性新兴文化产业方面,广东顺应当前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的趋势,大力培育数字创意产业集群,做优数字创意、数字出版、网络视听,创新发展电竞、直播,运用数字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推动基于5G、VR/AR/MR、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文化新场景不断涌现。数据显示,2023年,广东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25万亿元,增长6.0%,全国占比超过六分之一,文化产业规模总量连续20年居全国首位。

文化产业“顶流”和“新势力”同台竞技

从本届文博会广东综合展区即将展出的产品和应用来看, “含新量”满满、科技感十足,代表着广东文化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最新成果。

“我国文化产业的行业‘顶流’和近年来崛起的‘新势力’将在本届文博会同台竞技。代表文化产业新质生产力的‘文化+科技’‘文化+创意’‘文化+新消费’等新型业态将百花齐放。”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李强强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是介绍。

以广东综合展区设置的“大模型产业应用厅”为例,其将重点宣传参展的8个代表性大模型。其中,鹏城实验室的“鹏城·脑海”,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中文通用AI大模型。据了解,鹏城实验室正在围绕“数字中国”“东数西算”等国家重大战略开展研究实践,目前已经建成了国内首个全面自主可控的 E 级智能算力平台“鹏城云脑Ⅱ”。实验室以“鹏城云脑”为枢纽节点,跨域纳管了全国 20 余个异构算力中心,构建了“中国算力网”,目前“中国算力网”汇聚算力规模超 4E Flops,旨在支撑各类人工智能模型的大规模训练。

在数字创意区,腾讯带来“寻境敦煌数字沉浸展”展示文化全产业链IP布局以及虚实融合互动体验空间,移动围绕5G技术应用打造智慧家庭场景,光峰科技会用半导体激光技术展示创新激光投影场景,凡拓科技会展示全国首批结合AI大模型的博物馆数智人,酷狗展示“AI+音乐”的全新生态,励丰文化将打造具有视觉冲击力的中式艺术空间。

采写:奥一新闻记者 林诗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