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山遍野的茶树郁郁葱葱,新鲜萌发的茶芽柔软翠绿,空气中到处弥漫着淡淡的茶香。在新兴县茶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里,一批茶农正在忙碌地采摘茶叶,采下的茶叶很快进入制茶区间,摊青、炒青、揉捻、烘干……最新鲜的茶叶便能极速上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十年沉淀,造就“禅茶一味”风景线

新兴县茶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位于云浮市新兴县象窝山上,高山云雾,禅意好茶,令人向往。新兴县不仅酝酿着优质茶叶,还孕育了丰富的禅文化。

云浮市新兴县是禅宗六祖惠能的出生和圆寂之地,这座禅意名城着力于六祖文化、温泉文化和自然生态的旅游品牌。在这片山水之间,茶叶成为了一种精神的载体,承载着人们对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片土地孕育了丰富的禅文化和茶文化,二者有机结合,相互成就。走进新兴县,宛如步入一幅古色古香的画卷,群山回唱云雾飘渺,夹河而居的生活仿佛将千年前岭南的悠长岁月重现眼前,三五成群的游客行走其中,感受闲适自在的禅意之旅。

象窝茶文化源于唐代,因六祖惠能缘起。从唐代开始,象窝山一带就有种茶传统。过去,象窝茶由当地农民分散种植和生产,规模较小,因此除当地人及老茶客外,外界对其了解不多。六十年前,象窝山引入云南大叶种茶,并发展茶苗扦播技术,茶园最大面积达800多亩,名为“象窝茶”,经过60年的沉淀,该茶逐渐成为新兴县茶文化主力军。

象窝茶生长在地理位置优越,常年雨雾充沛,有机质土层深厚,4000余亩的广阔茶园,茶叶年产量约80吨,更有着十万棵60年以上老茶树。且茶叶品质优良,茶多酚含量低,氨基酸含量高,具有“形美、色清、香郁、味醇”的特色,以香气清鲜馥郁,滋味鲜美甘爽,汤色绿黄明亮而闻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茶旅融合,禅茶文旅品牌铺就乡村致富路

近年来,新兴县一直致力于促进茶叶产业的发展,以带动当地农户的增收致富。在太平镇,政府与农业龙头企业共同携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茶叶产业的专业化、规模化、生态化、品牌化发展。太平镇党委书记梁镇池曾提到,将持续做强“土特产”文章,联农带农推进“百千万工程”,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太平样板”。

象窝山生态园作为广东省内少有的高山生态茶园景区,拥有着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茶叶产业不仅带动了当地农民就业增收,还成为了当地旅游业的重要支柱。象窝山生态园背后的公司翔顺集团负责人崔伟攀表示,“我们以出品健康茶为目标,毅然走上‘绿色生态有机茶’之路”。在当地政府及相关企业的推动下,象窝茶生态园茶园面积逾4000亩,打造区域茶旅品牌,为茶经济和民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来,象窝山在扩大茶叶产业园规模之余,打造茶旅,以禅茶文化为主题,打造观光型农业产业园,融入“禅茶之旅”精品线路。在文旅品牌的打造上,游览体验日益丰富,带来文旅的收入,同时也打响了象窝茶的名声,对茶叶进行反哺。新兴禅茶文化旅游节也曾在象窝山生态园举办,云浮市相关部门负责人提到,新兴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抢抓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机遇,结合自然生态资源和禅宗文化优势,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打造独特的禅宗文化旅游品牌,促进旅游产业、文化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为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乡村振兴奠定基础。

象窝茶产业的迅速发展,不仅带动了茶经济的发展,也为当地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通过发展茶产业与旅游相融合,不仅吸引了游客慕名游览,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岗位,进一步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象窝山生态园相关负责人崔少强表示,“通过发展茶产业,积极探索‘茶产业园+旅游+扶贫’的模式,我们真正实现以‘茶’为媒的产业资源转化成旅游资源,进而转化成共同致富的新动力。”

目前,象窝茶场已形成了以象窝山为核心茶产区,辐射带动周边八大产区,茶叶种植面积扩大到4000多亩同时,带动700多农户年均增收2.2万余元。除了直接带动农户增收,当地还定期向农户进行技术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能力。这里每年举办茶叶技术培训不低于3期,直接培训茶农200人次以上,公司每年培训达800人次以上,培养了一批基层茶叶技术人员,已有多名“大师”在茶叶种植、加工、审评、茶艺等环节发挥着特殊作用。近三年来,涌现农业技术能手1个,乡村工匠1人,绿茶非遗制茶大师2个,茶叶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不断提高。

以茶促旅、以旅带茶、茶旅互融。在茶旅经济的推动下,云浮市新兴县茶产业正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台阶。结合现代旅游业发展形态,深挖茶文化内涵和茶产业特色,充分融合本地自然生态和“禅文化”资源,打造出“禅茶文化之旅”精品线路,走“因茶致富、因茶兴业”的茶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采写:记者 蔡肇宇 实习生 陈美慈

摄影:记者 黄昕吾 陈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