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电力部门的帮助,盘活这些产业是不可能的事。”近日,在曲靖市沾益区播乐乡鸭团村,村民胡立普谈及自家的产业时,对供电部门表示感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龙供电局工作人员查看抽水设施的运行情况和用电情况。杜明彦摄

胡立普是鸭团村的养殖大户,家中养了120头猪。鸭团村是沾益区北部的一个山区村落,“饮水难”一直是村民生存面临的主要问题。胡立普的妻子,就曾因雨天挑水而摔倒。

如今,鸭团村通过“机井+电力抽水”,不仅解决了饮水难问题,还走上致富的道路。

播乐乡副乡长卢林聪介绍:“全乡10个村委会,全都和鸭团村一样,依靠电力解决了饮水难问题,也因电力走上了振兴道路。”

近年来,南方电网云南曲靖供电局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在助力全市解决饮水难问题,推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积极作为,有力有效帮助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龙供电局工作人员向抽水灌溉农田的村民了解用电需求。杜明彦

助力水利建设,为清泉涌流提供源源动能

入夏的滇东大地焕发生机,在曲靖市马龙区王家庄街道土官寨村,赵兴翠一大早就带着5个人,在自家田里插秧苗。

“要是没有水利工程和电力抽水,今年的庄稼,还不知道要怎么办?”谈及春耕,赵兴翠很是感慨。

赵兴翠所指的“水利工程”,是距离她家稻田数百米外的马龙区(马过河)下罗贵至城区调水工程,该工程作为从车马碧水库调水至马龙城区的一级泵站,在为马龙城区输送水源的同时,还为周边农户提供生产用水。今年春耕期间,该水利工程每天提供了两千多吨农业生产用水。赵兴翠家的秧苗移栽,就得益于该项工程。

“往年,我们栽秧的时候,灌溉的水是用电从河里抽来的。今年的旱情严重,河里的水量很少,根本抽不了。”赵兴翠说,她家有2亩田,每年产出稻谷1吨多,不仅是全家一年的口粮,吃不完的拿去卖,还能为家里增加一笔收入。

在土官寨村,和赵兴翠一样,受惠于该项工程的人家,为数不少。村党总支副书记王金朝介绍,春耕时,水利工程为全村三千多亩土地提供了浇灌水源,其中包含有一百多亩水田和二千四百多亩烤烟。

曲靖泽沣水务有限公司安全生产部经理王肖表示:“我们的工程项目得以顺利推进和高效运作,离不开安全稳定的电力供应。”

王肖介绍,工程建设之初,供电部门就主动上门,了解用电需求,帮忙架设线路、安装变压器,工程推进过程中,供电部门定期不定期安排人员上门走访,为他们提供了多项合理化建议,解决了很多用电方面的问题。

在助力老百姓解决饮水难问题中,曲靖供电局把服务水利工程建设作为重点,在用电办理、线路建设等方面优化工作流程。特别是聚焦曲靖市委明确的388件应急工程,跟踪提供“保姆式”的供电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龙供电局工作人员到水利工程建设现场走访。杜明彦摄

关注边远村落,让曾经的“渴村”不再“望水兴叹”

在沾益区大坡乡,地河村因一条地河在村边山脚露出地面而得名。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地河流经的村子,却出奇地缺水。地河的露地点是全村唯一的水源,散居周边的288户人家,距离出水点最远的足有4公里多。

因取水困难,很多缺乏劳力的人家,索性在家里挖了地窖,储存雨水用于生活。由于地窖水来源于屋檐、山坡,加之储存时间长,水质普遍不好。

上了年纪的段文成至今还记得,“用地窖水泡的茶水,颜色泛白,喝起来难喝,有股怪味。”

那个时候,段文成每天要做的“大事”,就是挑水。距离出水点数公里的路程,让他每挑一次水,都要花上2个多小时。水挑回家里,即便再节省,也只够用一天。

曾经因水而劳顿的段文成,如今却因水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家中养了70多头猪,种了30多亩地,其中近20亩是烤烟。这都源于电力部门帮助,在电网改造升级过程中,曲靖沾益供电局专门新建线路,在地河口安装了用于抽水的专用变压器。如今的地河村,每家每户家中都接入了自来水。

“电力抽水不仅解决了村里的人畜饮水问题,而且还帮助村里解决了生产用水问题。”地河村党总支书记胡连华介绍说,全村共有三千一百多亩土地,电力抽水为他们提供了五百多亩的浇灌水源。

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曲靖供电局把边远缺水村作为关注重点,有针对性规划电网建设布局,加大边远农村电网建设力度,在为村民提供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的同时,有效帮助村民解决了饮水难问题。(杜明彦、张敏、何明蔚)

来源:曲靖供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