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 点击查看

“物流场景的可视化呈现是物流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中我们通过一个物流可视化的实例,简要描述完成物流规划中仓储物流可视化的过程, 内容为连载,供参考,欢迎持续关注。”

本文中,结合我们自行开发的在线创建物流三维模型工具,对如何在物流规划中进行可视化呈现进行描述。一共分为9个部分, 1. 准备一个空置的三维空间, 2. 在三维空间中建立仓库, 3. 建立存储区中的自动化仓库, 4. 建立托盘货架存储区, 5. 建立小件存储平台、分拣区与提升机, 6. 建立运输车辆, 7. 建立出入库作业区, 8. 建立搬运资源, 9. 定义功能区。

首先用一个gif动画展示可视化制作的过程,然后再用分图进行说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在线构建仓库3D模型

1. 准备一个空置的三维空间

物流规划是在一个现实空间中进行,其中有X、Y、Z坐标。技术上,利用浏览器在线引入一个空置的坐标系,初始化背景颜色,并建立“相机”、“光照”等参数为可视化作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 在三维空间中建立仓库

建立一个仓库,仓库地面设置为绿色,墙体为灰色。为了达到俯视效果,高度随存储空间的高度而定,不用构建房顶。在物流规划中,仓库的具体建筑形态是根据实际的物流功能需求而定,因此,这里的仓库建筑体实际上是初始化状态,可以根据最终的规划结果进行调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 建立存储区中的自动化仓库

根据物流业务中货物的存储量以及货物物理属性的需求,比如长、宽、高、重量以及容器的规格。再根据建筑物的约束,选择相应的存储设备进行存储。如图中,选择自动化货架进行存储,高度为12米,堆垛机进行上架与下架作业,放置在仓库如图左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 建立托盘货架存储区

根据仓储中的物料分类,选取一部分物料放置在仓库右侧的托盘存储区,由人工进行搬运作业,层高设置1.2米,共4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 建立小件存储平台、分拣区与提升机

为了提高仓库空间利用率,在仓库右侧搭建一个二层平台,利用隔板货架放置小件物料,并建立一个环形拣选工位,用于拣选作业。在平台的两侧建立提升机,方便物料从两侧进行升降作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 建立运输车辆

在仓库的外部建立泊车位,用于运输车辆的装卸作业。泊车位的数量根据每天的出入库量进行计算,确保每天所有的货物都可以完成出库与入库作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 建立出入库作业区

在靠近仓库外部的区域建立出入库集货区,按货物的属性设置好货物摆放的规则,并有序放置,与上架作业以及出库作业进行衔接,避免作业混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 建立搬运资源

根据物流规划的实际情况,可以选择相应的搬运工具进行搬运。比如,对自动化程度要求高的仓储环境可以选择无人叉车,如果是人工作业环境,可以选择电动叉车进行搬运作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 对功能进行定义

最后,在场景中对仓库中的各个功能区进行定义,如图,比如立库存储区、小件缓存区、出入库作业区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上的可视化方案为示例,在实际的运用中可以根据物流业务流程以及数据分析对其进行完善,并通过数据仿真对方案进行整体或局部优化。

广告宣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