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6月18日,国民党上将陈仪被执行枪决,行刑前,蒋鼎文让士兵端来酒食,陈仪说:不必来,你要是念及旧情,就让行刑的士兵给我个痛快,对着头部打。
1926年,陈仪深得孙传芳赏识,在浙江省省长夏超发动独立起义被孙传芳镇压后,孙传芳专门任命陈仪为浙江省省长,也是从这次的任职上孙传芳希望陈仪能和自己一条心。
不过,陈仪觉得,孙传芳在面对北伐军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无功,指只会增加浙江人民的痛苦,所以转身陈仪就向蒋介石输诚。
蒋介石早就听闻陈仪的大名,非常想要将陈仪为自己所用,先是任命了陈仪国民革命军第十九军军长,后又任命其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任命为江北宣慰使,但陈仪因种种原因并没有赴任。
直到蒋介石在南京稳住了脚,任命陈仪为考察委员长,陈仪才算是正式地跟在蒋介石手下工作。
原本,陈仪以为蒋介石非常爱国一心革命,但到了30年代时,陈仪却发现,蒋介石对于日本侵略者的态度始终不做决定,而是一心要消灭共产党。甚至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内”的基本国策。
从这时起,陈仪就对蒋介石有些不满。好在,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对抗日稍微上心,可是面对汪精卫的甘当汉奸,蒋介石嘴上骂骂咧咧,但没有实际行动。
陈仪实在看不下去,私自发布讨汪声明。这则声明自然是广大革命者的心声,但与此同时,也让蒋介石陷入舆论之中。
蒋介石一气之下,撤了陈仪的职,并安排陈仪到国民党内部当秘书岗位。这一来,是为了打压惩罚陈仪,二来则是为了盯住陈仪,以免他再次做出反对自己的事情。
这期间,陈仪曾经呕心沥血培养的手下汤恩伯赢得了蒋介石的赏识,与当年重用陈仪一般高职高薪,陈仪自然是欣慰,但没想到汤恩伯是个忘恩负义的人。
当时,陈仪在当秘书的期间,见到了国民党内部的腐败,他对比了与共产党的制度与目标,这才发现,国民党打着革命的旗号,却做着独裁的行动,于是,陈仪开始慢慢地与共产党取得联系。
陈仪担心汤恩伯跟着蒋介石会吃亏,想要带着汤恩伯投靠共产党,于是多次找到汤恩伯希望能一起投靠共产党。但汤恩伯总是模糊地回应。
谁都没想到,将陈仪视为恩人的汤恩伯居然反手向蒋介石举报了陈仪。
蒋介石看到陈仪策划起义的亲笔信后,愤怒不已,虽自己已下野,但还是派蒋经国前去探虚实。最终,陈仪直言不讳地向蒋经国表示:“你父亲最好先去南美休养,等形势好些会对你父亲做出安排。”
不久后,陈仪被免职,随后便在上海被捕,又被押往台北。陈仪深知,蒋介石不会放过自己,但自己又无可奈何。
1950年6月18日,蒋介石派出蒋鼎文前去台北处决陈仪,当时蒋鼎文并不被蒋介石重用,之所以选择蒋鼎文前去,是因为蒋鼎文是陈仪的老乡,同样也早期在福建共过事,后来因种种原因,关系有些僵硬。
在陈仪被行刑的前一天,蒋鼎文为陈仪准备了一桌菜,说:“公侠兄,你不要记恨于我,我也是奉命行事,吃好了,就上路吧……”
陈仪冷笑了一声,说:“大可不必,铭三,你若念旧情,就让行刑的士兵给我个痛快,对着头部打。”
最终,陈仪被蒋介石以“勾结共产,阴谋叛乱”的罪名,在台北被杀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