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高考报考人数、考题难度、录取分数线等因素,可以分为“高考大年”和“高考小年”。在考试前提前做好心理准备,考生才能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通常高考大年意味着考试难度比较大,对考生的心理素质更具有考验性,因此考生都不愿意面对高考大年。不过按照惯例高考大年和高考小年会接替出现,今年是否还能延续这个传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高考是高考大年还是高考小年?一线老师预测:考试难度不会低

每年高考前后,考生和家长都会对高考大年还是高考小年问题众说纷纭。今年有不少考生都猜测会是高考小年,因为去年很多高校和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呈上涨趋势,按照变化规律来看,今年可能分数线会持平或有所下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线高中老师普遍认为,去年之所以录取分数线上涨,主要是因为考题难度照比前年要简单一些。虽说不少考生仍觉得难度偏大,主要是不适应灵活的出题思路。并且按照命题趋势来看,以后试题灵活性会越来越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照比2022年高考的难度,2023已经有所调整,录取分数上升就是题目难度下降考生普遍成绩提升的表现。毕竟2022高考数学结束时,不少学生是哭着走出考场的。如此来看,今年可能难度还会进一步提升。

再加上2024高考报名人数进一步增加,再次突破历史最高值,其中复读生比例偏高,面对这些复习时间充裕,还有考试经验的复读生,应届生的压力可想而知。总体来看,今年出现高考大年的概率更高一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考题难度大未必是坏事

高考前夕,网传北大数学院扫地僧韦东奕可能进入高考命题组,不是参与北京自主命题就是全国一卷。不少考生心里没底,毕竟韦神属于竞赛型导师,他出的题目难度可能也是竞赛级别。可能除了顶级学霸以外,其他考生连题目都看不懂,编都不知道从何入手。

不过也有考生心态比较平和,尤其是中等生,不怕考试难度大。考题难,绝大多数学生都拿不到高分,成绩拉不开档次反而对中等生有利。考试难度小竞争会非常激烈,高分考生会更多,未必是好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考生别担心不会做的题目多,分数低。毕竟其他考生分数一起减少,并不会影响省排名。高考录取是看排名不是看分数,想清楚这一点,考生就没有焦虑的必要了。在考场上一定要排除杂念,专心于试卷不要考虑结果。

2022年高考,有不少考生在考场里心态就崩了,在考场上边哭边答卷,又怕眼泪滴到答题卡上,监考老师看了都心疼。走出考场后,所有老师都在努力安慰学生不要有心理压力。一个人不会可能是个事,大家都不会就不叫事。谁能稳住心态,就有可能成为赢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考生需要做好心理准备,以不变应万变

无论是高考大年还是高考小年,考生都要做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心理建设。题目难不要慌,尽可能把会做的题目做到万无一失,不多丢一分。遇到不会做的题目果断放弃,先把会做的都做完,再回过头来研究难题。注意涂答题卡的时候不要错位,或者写错答题区域。

要是考生觉得题目难度不大,都在自己的复习范围内,也不要得意忘形。考生觉得题目简单一方面可能是题目真的简单,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考生比较幸运,恰好考的都是学生擅长的部分。对于其他同学来说难度也不大,普遍分数都高,比的就是谁更仔细马虎率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旦某个学科发挥失常,考生也要保持冷静,走出考场后不要和同学讨论答案,更不要上网一吐为快。网络的信息亦真亦假,很容易让考生失去正确的判断,产生焦虑心态,影响下一科考试的心情。

把每一科考试都当成第一科,千万不要考一半就有复读的想法,这会影响考场发挥,不到最后一刻决不能轻言放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高考复读政策每年都在出台新的限制规定,不知道明年还会有什么新变化,今年能上岸就不要指望明年,只有釜底抽薪才能激发学生真正的潜力超常发挥。要是每年都给自己留后路,即使复读多年也未必能考上理想的院校。

今日话题:大家觉得2024高考会是高考大年还是高考小年?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内容就在下一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