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怀磊 聊城报道 通讯员 胜前 可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聊城市公安局车管所驾管科现有民警18人,担负着全市大、小型汽车类驾驶人受理、考试、制证任务。近年来,驾管科以创建“温暖型警队”为载体,以“规范考试秩序,提高考试质量,营造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为目标,牢固树立“把群众的事当成天大的事,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己的事”理念,创新打造效能型、阳光型、智慧型、温暖型“四型驾考”服务品牌。基层基础工作、业务监管能力、便民服务水平和科技创新效能明显提升,全市驾驶人考试满意度同比提升2.57个百分点,有力推动了全市驾驶人考试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

坚持米字布局,“效能驾考”更加强劲

考场布局求全。在梁水镇建设并投入使用全市最大、功能最全的汽车类全科目考试中心,年接纳考生能力可达70万人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截至目前,全市各县市区共形成了13个科目一考场、8个科目二考场、9个科目三考场的“米”字型汽车类考场布局。通过打造“家门口的考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大大方便了广大考生就近办理考试业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业务下放求快。全面下放小型汽车驾驶证报考业务,将驾驶证报名受理、取消考试预约、变更考试地等业务下放到县级车管所,实现了辖区内考生就近办理考试业务。

坚持警务公开,“阳光驾考”更加完善

远程监管实现智能化。建设考试监管中心,对全市54个考场的实时工作情况实现远程监管,排查考场建设、考试系统、车辆评判、考试过程音视频信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督导整改。设备发生故障,系统自动预警,实现考试监管精准化、智慧化、规范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全省率先开发理论考试信号屏蔽远程监管系统,有效阻断考场信号,最大限度降低了远程考试的作弊风险。

在线直播、随机抽考增强考试透明度。全面落实考试视频公开直播,优化了互联网云直播系统,市民可以通过互联网、手机等实时观看考试过程和考场核心区域视频,自觉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科目三路考实现“三随机”,即考试前随机确定考试员、随机确定考试路线、随机确定考试车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网络平台向社会发布考场线路图、考试车型、考试流程等,帮助考生“掌上”熟悉考试环境,提前做到“心中有数”。

警营开放消除神秘感。各考场设立警务公开栏,经常性组织开展“警营开放日”活动,驾校教练、考生等与考场“亲密接触”,了解考试项目设置、考试评判规则及考试工作方式等,消除驾考神秘感,真正做到让社会各界习惯于对驾考工作的监督,让驾考民警习惯于在监督下工作,让驾考工作习惯于在阳光下开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坚持科技赋能,“智慧驾考”更加精准

自助远程发车。紧密结合业务实际深入进行流程再造,由以往的人工发车模式升级为远程智能发车模式,不仅降低了廉政风险,而且释放了劳动力,在劳动强度降低70%的基础上,考试效率提升了12.6%,有效缩短考生等待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助电子签名。各科目考试采用自助电子签名系统,在节约警力的基础上解决了考生考试合格后排队签名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业务办理实现全程无纸化。智慧驾考无纸化云平台成功上线,实现了学员从选择驾校、报名受理、资料审核、电子签名、科目考试、复核制证、档案存储全程无纸化,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按最大考试量估算全年可为广大考生节约经济成本约700万元,为单位节约近百万张纸、15万个档案袋,节约行政成本约50万元。

坚持实干担当,“温暖驾考”更加深化

延时服务实现多元化。持续推行每周“5+2”、具备条件的考场科目二、三联约联考等考试便民模式,落实互联网自主预约、窗口服务改革、驾驶证省内异地申领、收费方式改革等措施,不断完善考场服务设施,提升执法服务态度和质量,让广大考生切实感受到公安交警的爱心、驾考工作的暖心、考试环境的温馨。

心理解压推进品质化。推行考前减压工作法,灵活采用幽默讲解和交流互动方式,帮助考生化解紧张情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网络媒介发布驾考新政、分析考试合格率、解读评判标准和项目操作要领,持续完善考场服务设施,精心制作科目一、二、三考试须知及注意事项,帮助考生实现轻松备考,驾考合格率稳步提升。

套餐定制满足差异化。坚持“削峰平谷、疏堵保畅”的工作思路,积极应对寒暑假期报考高峰,增开“五一”、“国庆”、“春节”等节假日考试计划,针对学习驾驶证明即将到期、当兵入伍、即将开学返校等情况,开辟“套餐定制”和“绿色通道”服务,科学设置考试场次,足额发放考试计划,保障考试供给能力,多家媒体对聊城“一个人的考试”,“暑期学生专场”等进行专题报道,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