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点半,中交一航局二公司肇庆港项目部驻地已灯火通明、人头攒动,浅黄色的反光背心显得格外亮眼。一群年轻小伙儿正忙着整理安全帽和衣领,随时准备奔赴任务现场。

作为重要物料运输通道,跨路钢引桥是否顺利吊装,关系到砂石料临时码头工程能否及时投用。同时,由于下跨国道,项目团队还需提前布置道路临时封锁和车辆引流等工作。面对困难,这支平均年龄不到25岁的青年突击队吹响了集结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必须在29日前保质保量完成作业。”项目经理张建军等人召开紧急会议。“已和相关部门进行协商,确定明早5时到7时进行吊装。届时技术管理人员都在施工现场,那么道路封锁和车辆引流人手就成了大问题。”张建军犯起了愁。“非得要技术部门人员吗?项目部可是有很多年轻小伙儿。”党支部副书记杜振方提示,二人一拍即合。

“这正是发挥团员青年力量的大好机会。”团支部书记杨招心中若有所思。“兄弟们,项目部计划29日凌晨开始吊装施工,需要大家四点半集合,主要负责封路物资搬运、导行牌和安全警示牌的放置及车辆引流等工作……”当晚,杨招在工作群里发起了号召。消息一经发出,得到了一众团员青年的积极响应。

当天,13名突击队员早早在项目部大楼前集结,整齐地站成一排,犹如即将赶赴战场的士兵。“请大家打起十二分精神,一切行动听指挥,注意保护好自身安全。”青年突击队闻令出发。4点50分,队员们到达指定位置,开始紧张有序地从车上搬运锥形桶、水马、导行牌、刀旗及安全警示牌,彼此接力传递,一气呵成。天微微亮,每隔50米安排了一位队员手持刀旗,认真关注着往来车辆及行人情况,路灯下远远望去,像一个个站岗的哨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各小组注意,国道开始封路!”5点整,对讲机里传来指令,“大姐,这条路要进行临时施工,您可以按照交管部门引导,选择其他通行方案。”突击队员挥舞手中的刀旗和灯棒,向远方驶来的车辆做出警示,待车辆停稳后,耐心向司机说明情况。

随着吊车警报响起,数十吨重的钢引桥缓缓升起,队员们一边和来往行人耐心说明,一边紧盯着这庞然大物安全抵达钢架墩台。5点45分,第一次封路解除,突击队员搬开路障,有序进行车辆引流……

“临时码头跨路钢引桥起重吊装顺利完成!第二次封路解除!”凌晨7点,对讲机里传来顺利吊装的消息。此时,蔚蓝的天空已绽放出清朗的面容,微风乍起,鲜艳的青年突击队旗随风飘扬,映红了青年们的面庞。他们满怀着冲锋向前的热情,准备迎接下一个“作战任务”。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白晓 通讯员 杨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