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姚荃茂 报道)“预计光伏年均发电量约1.2亿kWh,集中供热面积约98.9万平方米、集中供冷面积约69.4万平方米,年总降碳量11.82万吨二氧化碳,相当于种了657万棵树,增加森林面积7880万平方米。”太原武宿零碳机场项目建成后,将有望成为中国民航领域首个全域“近零碳”运行的机场。

据介绍,太原武宿零碳机场项目是以光伏、中深层地热、空气能等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为基础,以多形式储能、建筑光储直柔、多能互补综合利用、绿电高效消纳、能碳智慧管理为支撑,推动太原机场用能方式实现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的综合性项目。

近日,《中国报道》走进山西航空产业集团(简称山西航产集团),探访太原武宿零碳机场的建设密码!

“2+1+1”打造国内首例零碳机场

《“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提出,支持建设中国机场碳排放管理评价机制,鼓励有条件机场开展近零碳机场、近零碳航站楼建设。此番太原武宿零碳机场项目建设正是太原机场建设“四型机场”的题中应有之义。

太原武宿国际机场三期改扩建项目建设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原武宿国际机场三期改扩建项目建设现场

如何建设好太原武宿零碳机场?山西航产新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白文静在接受采访时介绍道,该项目以“两源一储一终端”为技术路径,“两源”即零碳电力源和零碳冷热源,零碳电力源指以光伏发电为主,其他零碳电力为辅,以“能装尽装”为原则,最大程度通过光伏产生的绿电解决场内高品位能源需求,零碳冷热源指以中深层地热为主解决供热供冷问题,辅以其他可再生能源,解决低品位能源需求;“一储”即通过多维度多环节储能,解决全年运行中不同时间周期内可再生电力供应与需求之间的不平衡;“一终端”即建筑物的绿色节能降耗+GPU/光储直柔降碳,打造国际三星高标准零碳可持续性建筑。

争当能源革命排头兵,加快推进零碳机场项目建设。山西航产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阳表示,集团将持续推动数字技术与生产、运行、管理等现有业务场景的深度融合,完成光伏敷设关键技术研究,并投入零碳机场项目应用,同时以建设绿色机场、实现绿色转型为目标,尽快完成项目可研报审、初步设计及施工图编制工作,年内启动综合能源站、地热井和飞行区光伏敷设等施工工作。

资金多元化全力建设零碳机场

太原武宿零碳机场项目建设计预计总投资18.61亿元。其中75%项目资金申请新开发银行主权贷款,目前贷款规划已下发,剩余项目25%的自有资金,将通过组建实体公司山西航产新能源有限公司注入资本金解决。

项目效果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项目效果图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新开发银行主权贷款是,是山西省第一次引入新开发银行国家主权贷款的项目,是山西省迄今为止单笔外贷金额最大的项目。据此前新开发银行主权业务局负责人田禾到山西航产集团参加评估启动会时表示,此项目是新开发银行在山西实施的首个贷款项目,更是开启山西项目发展的新开端。田禾希望,太原武宿零碳机场项目要“立得住、站得高、望得远”,要借鉴全球先进经验,建立切实可行的碳排放管理计划。通过本项目,进一步推动形成零碳机场建设标准、零碳机场运营指南,为国内推广零碳机场及创新技术提供示范。

据白文静讲,实体公司注入资本金方面,由山西航产集团、山西地质集团、山西安装集团共同合资而成,股权结构为山西航产集团占比51%、山西地质集团占比34%、山西安装集团占比15%,目前公司已完成工商注册相关事宜,未来还将引入战略投资者,进一步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山西航产集团正在以实际行动践行国家“双碳”战略部署,面向未来,陈阳表示,航产集团将持续发力优化三航产业发展布局,增强企业核心功能;加快推进重大建设项目,培育产业转型动能;落实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不断提高管理运行质效;持续夯实安全管理基础,提升运行保障能力;加大科技创新工作力度,带动发展方式转变;发挥党建引领保障作用,把牢发展正确方向,用“没有等出来的未来,只有闯出来的明天”的奋进哲理,不断推动集团上下凝聚合力,解答好新时代给航产集团改革发展所出的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