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以“社保养老金”作为晚年经济生活保障的政策背景下,待遇水平的高低以及围绕基本养老金而展开的各项改革与调整措施无疑是广大退休人员所关注的焦点。

一般来讲,养老金的待遇水平越高,则意味着企事业单位参保人员在退休后可维持退休前的生活质量,基本能够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反之,养老金的待遇水平越低,则意味着企事业单位参保人员在退休后难以维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甚至还会遭遇养老资金不足等难题。

从这个角度而言,参保人员若想要为退休后的晚年生活提供更坚实的经济保障,那么最简单有效的办法便是努力提高基本养老金的待遇水平,进而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如何计发?

按照现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参保企事业单位人员享受养老金待遇需同时满足2个前提条件,即基本养老保险的累计参保缴费年限满15年(含视同缴费年限)以及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男职工年满60周岁、女职工年满50周岁、女干部则需年满55周岁)。

据悉,在《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当中,国家改革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计发办法。其中,对于《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实施后参加工作,且累计参保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满15年的企业退休人员,其退休后所享受到的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①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所处省市上一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累计参保缴费年限*1%

②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养老金账户累计存储额/养老金的计发月数

而对于《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实施前参加工作、《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实施后退休且累计参保缴费年限满15年的退休人员,在发放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还会依据视同缴费年限的长短,再给予其发放过渡性养老金。

比如,福建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过渡性养老金的待遇计发公式为参保人员退休时本省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本人建立个人账户前缴费年限×1.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影响养老金水平高低的主要因素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不难看出,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待遇等于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若有),影响养老金待遇水平高低的因素主要包括3个方面:

①所处地区上一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水平的高低

在缴费年限、缴费基数相同的前提条件下,退休人员所处地区的上一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水平越高,则最终领取的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也就会越高。

②参保人员本人的累计参保缴费年限长短

在同一统筹地区,参保人员的缴费基数相同,则累计参保缴费年限更长的退休人员,其基本养老金的待遇水平就会越高;反之,参保缴费年限若仅只有15年,则养老金标准相对更低。

③参保人员本人缴费基数的高低

现阶段,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上下限为本省上一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水平的60~300%,若参保人员的缴费基数较低,则退休后的养老金也会偏低。

简单来说,在同一个统筹地区内,参保人员退休后的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遵循多缴多得、长缴长得的基本原则,即累计参保缴费年限越长、缴费基数越高,则养老金的待遇水平就相对越高;反之,累计参保缴费年限越短,缴费基数越低,则养老金的待遇水平就会相对较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累计参保缴费年限=实际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

这里,需要补充的一点是,参保人员的累计参保缴费年限实际上等于实际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之和,即累计参保缴费年限=实际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其中,视同缴费年限指的是职工的全部工作年限当中,其实际缴费年限之前的按照国家规定计算的连续工龄时间。

具体来看,视同缴费年限对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即基础养老金与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一般情况下,视同缴费年限越长,则统筹账户基础养老金的计发数额便会相应的有所增加,过渡性养老金的待遇水平也会有所提高。所以,这便是享有视同缴费年限的退休人员其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相对较高的原因之一。

退役军人“军龄”可转为“视同缴费年限”

据了解,不同的统筹地区,基本养老保险建立个人缴费制度的实施时间并不统一,有些地区从1992年起开始建立个人缴费制度;而有的地区则是从1995年或1996年起开始建立的养老保险缴费制度。不过,无论是哪一年开始建立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对于退役军人来说,国家政策已经明确其“军龄”可以转为视同缴费年限。

比如,某退役军人在正式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之前享有10年的“军龄”,工作25年之后便达到的法定退休年龄。那么依照“视同缴费年限”的相关政策规定,该退役军人的累计参保缴费年限便为35年,其中实际参保缴费25年;视同缴费年限则为10年。同时,按照上述基本养老金的计发办法,即意味着该退役军人在退休后,可享受到过渡性养老金待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退役军人“视同缴费年限”的申请程序及注意事项

①退役军人的视同缴费年限需经当地社保局认定

退役军人服兵役的年限即军龄若想要转为视同缴费年限,首先需要经过当地社保部门的认定,并且只有待认定通过之后,才能够提高基础养老金的发放标准,同时享有过渡性养老金待遇。若退役军人未完成视同缴费年限的认定程序,那么在其退休后便无法将服兵役的年限视同为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进而影响到基础养老金的计发标准以及无法享受过渡性养老金。

②不同统筹地区,视同缴费标准并不统一

视同缴费指数对退休人员的平均缴费指数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一般情况下,退休人员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实际平均缴费指数×实际缴费年限)÷缴费年限。不过,在不同的统筹地区,视同缴费的标准却并不相同。

据了解,一部分地区是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下限即当地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作为视同缴费的标准;另外一部分地区则是以个人实际参保缴费的平均标准作为视同缴费标准的计算依据。而还有一部分地区为了体现对退役军人的特别优待,则是以当地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100%比例作为视同缴费标准,即视同缴费的工资指数为1。

显然,视同缴费标准的不同,往往会导致视同缴费年限内的平均缴费工资指数不同,进而会对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的待遇标准产生不同的影响。所以,退役军人在视同缴费年限认定时,也不需要了解当地对于视同缴费标准的政策规定,以方便过渡性养老金的测算。

③视同缴费年限不影响个人账户的养老金待遇水平

个人账户养老金遵循多缴多得、长缴长得的基本原则,即实际参保缴费的年限越长、所选择的缴费基数越高,则退休后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待遇标准会相对更高。不过,视同缴费年限的长短并不会影响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发标准,之所以享有视同缴费年限的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一般会相对较高,主要是因为其增加了累计参保缴费年限,进而提升了基础养老金的发放标准,同时又多了过渡性养老金待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总的来说,对于参保人员而言,当然是基本养老金的待遇标准越高越好,毕竟在物价日渐增长的背景下,养老金标准越高,则越容易真正做到安享晚年、老有所依。

对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个人缴费制度之前享有连续工作时间的企业退休人员,其基本养老金的计发待遇将包括过渡性养老金。而且,根据《退役士兵安置条例》,曾经服役的退役军人,其军龄也可被视为视同缴费年限。所以,这便是退役军人以及享有视同缴费年限的退休人员其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相对较高的原因之一。

另外,不得不提的一点是,除了退休优待之外,依据《退役军人保障法》,退役军人还可凭借退役军人优待证免费乘坐公交、地铁;旅游景区免门票;以及在住房、医疗、生活等等层面享受到特殊优待。而且,随着这些优待措施的不断完善以及基本优待目录清单的范围扩大,未来退役军人所能够享受的福利与待遇将会越来越好,对此,我们更是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