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张秀娟

近日,#粘土世界里的另一个湖北#话题冲上热搜,相关阅读量达54.8万。在粘土滤镜下,黄鹤楼、巴公房子、长江大桥、东湖绿道等湖北著名景点都变成了微缩景观,恍如进入童话世界。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纷纷晒出自己的粘土滤镜照,一系列经典影视剧中的角色如甄嬛等,也在网友的帮助下化身粘土星人。

不过,在粘土滤镜下,人物通常变得丑萌,与真人形象有较大差别。不少人质疑这类AI生成图存在的意义。随着粘土滤镜的火爆,二手平台已有商户出贴售卖“5元可生成12张粘土照片”“1.5元1张还送live图”等,记者观察到买家订单咨询量不在少数。不过,有用户在使用AI生成图片时,有未经他人授权擅自使用他人照片进行换脸的现象,对此,业内专家提醒,AI平台应尽到合理注意义务,建立投诉举报机制等。

消耗2钻石得到一张高清粘土照片

上传一张个人照片,就能得到一个粘土世界的你。真的这么神奇吗?极目新闻记者进行了体验。

5月23日上午10时许,极目新闻记者在一款照相APP里找到了粘土特效。根据系统要求,上传一张清晰、正面的人脸照片后,10分钟以内,记者得到了一张粘土照片。与真实照片对比,记者发现粘土世界里的自己眼睛微缩,失去了原有的笑容,给人一种僵硬的感觉。背景原本繁茂的树枝只剩下少许树叶和大量的石块。

一款照相APP生成粘土特效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款照相APP生成粘土特效图片

若对生成的本次图片不满意,系统还提供再次生成和高清化两个选项,记者尝试图片高清化,被系统提示需消耗2枚钻石才能得到,而要下载本次图片,也需消耗2枚钻石。钻石怎么取得?记者留意到,用户可以通过分享获得免费钻石,但如果不愿意分享或者需要更多的钻石,只能付费才能体验粘土特效的全部功能。

记者观察到,粘土滤镜的最先爆火图片来自一个叫做Remini的手机APP。这是一个AI修图软件,记者登录后发现目前该APP还未完全汉化。与某款照相APP一开始就需付费不同的是,Remini新用户有7天免费试用“Clay”功能,但一周以后要按每周68元进行收费。有消费者算了一笔账,ChatGPT的会员是20美元/月,换算成人民币是36.25元/周,Remini的价格差不多是ChatGPT的两倍。

Remini付费说明页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Remini付费说明页面

一个特效滤镜还能收费?这让二手平台的一些商家看到商机,纷纷发出“Remini滤镜照片,5元12张”“粘土滤镜,五毛一张,要求全身照片需要正脸”等销售帖,不少买家表示“想要”,订单咨询量也不在少数。

AI生成图片需留意授权问题

这并非AI生图第一次引起轰动。去年,AI芭比写真、9.9元的AI写真照曾一时流行于网络,其后热度逐渐退潮。受制于付费运营策略,Remini在App Store总榜排名一度下滑。

AI时代,滤镜生成式APP要想长久运作,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认为,APP运营方需不断优化AI滤镜算法,提高生成图像的真实感和自然度,确保用户满意度。其次,用户对美的追求表现出个性化和多元化,AI滤镜需要提供多样化的风格和选项,以满足不同用户的审美需求。

记者用粘土滤镜生成的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用粘土滤镜生成的图片

在他看来,合理的商业模式是长久运作的关键。“需要考虑如何平衡免费和付费服务,以及如何通过广告和增值服务等方式实现盈利。更为重要的是,保护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是赢得用户信任的基础,需要建立健全的数据保护机制。”

AI生成式图片技术目前发展潜力巨大,是各大AI公司的蓝海赛道。国泰君安分析称,未来五年10%—30%的图像内容生成工作都将有AI绘画参与,相应或将有600亿元以上的市场规模。但由此引发的相应法律问题也层出不穷,比如AI生成式图片模型的训练数据库中存在大量未经授权的图片;在使用AI生成式图片时,用户未经他人授权擅自使用他人照片进行换脸等。对此,中银律师事务所初级合伙人郑佳提醒,平台应采取一定技术防范举措,停止生成与未获授权作品实质性相似的图片。同时,生成式AI服务平台应当尽到合理的注意义务,如建立投诉举报机制等。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