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邛崃、大邑、蒲江等地观测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彩鹮30只,创成都彩鹮观测记录新高。据野保中心湿地与野生动植物保护科王冠棋介绍,5月20日在大邑单次观测到今年目前彩鹮最大种群数量15只,调查人员先是观测到7只彩鹮从树上盘旋升空后,又有8只先后从树上飞走觅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彩鹮,以其鲜艳的羽毛和优雅的体态而闻名,是一种对栖息地有着极高要求的水鸟。它们通常栖息在湿地、沼泽和水田等水域环境中,以小鱼、昆虫和水生植物为食。据资料显示,彩鹮在我国分布数量极少,《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一度宣布其在中国绝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独有偶,此前在位于蒲江与邛崃两地交界的一片水田里,有摄影师同样拍摄到了彩鹮拖儿带女前来觅食的珍贵画面。彩鹮一家的到位,表明这些水田不仅为农作物提供了灌溉,还为野生动物提供了宝贵的栖息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了解,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近期对成都市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数据进行了更新修订,初步明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91种:一级3种、二级88种(数量增加3种);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176种:一级30种(数量增加1种)、二级146种(数量减少3种:调出有误数据5种,新增2种),后期修订完善后将公开发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李菲菲 责任编辑 曾书睿 编辑 张朝杰 供图 市公园城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