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最新一期《细说新主城》中,我们报道了新区泰山街道利用路灯电源所建设的电动车充电桩。(详情可点:)

文章发出后,后台收到了不少网友的留言,除了称赞和认同,疑问和意见也有不少,不论是停放还是充电,大家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居民电动自行车充电一事,还有不少需要完善的地方。

“谁不想安全又方便地充电呢?”这是很多居民的真实想法。

说到底,电动自行车“充电难”,客观因素之一是车多桩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解决问题,切实可行的方法就是利用公共空间设置电动自行车充电桩,作为小区室外停放充电场所的补充,弥补一些小区空间不足或是条件不成熟的情况,引导居民充电从封闭空间走向开放空间。这样既能补充本就不足的小区充电资源,又能便于相关部门进行监管。

新区泰山街道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设置遵循的就是这样的理念和思路。

“这些充电桩打通充电需求‘最后100米’,从一定程度上方便大家充电。”泰山街道社会治理综合指挥中心工作人员表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充电桩设置好了,不同的声音出现。

首先是特殊情况下的安全问题。有网友留言表示担心:“如果充电中突然下雨,会不会因为电瓶车质量问题导致短路、漏电、自燃等现象。”

“我们在充电桩插座接口处都安装了防护罩,防止雨水进入。同时,箱内安装了漏电保护装置,防止漏电产生安全隐患。”相关单位负责人回复。

网友@小锤建议:“下雨、高温天气户外充电都有一定风险,建议周边做好相关防护和紧急处置按钮或消防设备等,同时充电位置附近架设治安消防监控。”

充电桩电力源自路灯,可进行远程监测,其采用断电保护技术,若在运行时出现可能导致损坏或危险的情况,电源会自动切断来保障设备安全。下雨天则会远程断电,停止充电,雨停后远程恢复送电,并有维护人员现场检查设施运行状况。同时,执法部门也会就充电桩点位加强巡查管理,确保设备运行安全。

但要从源头解决问题,购买电动自行车时就要精挑细选,一定要买合格产品,且不能违规改装。为了以防万一,遇到极端天气,最好也不要露天充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到防护,“加个雨棚”是很多网友提出的意见。这就要考虑路面的通行情况和建设成本,可能会带来其他问题——费用收取和空间管理。

加装雨棚是出于雨雪和极端天气的考量,保障安全,不过也有网友提出不同意见。@寒江泊钓说:“装了棚,就算不刮风下雨,怕不是被其他车停满。”而且一些地区如今已经出现被共享单车占满充电位置的乱象,加之路边侧雨棚会凸出一部分,给出行带来不便。

这样,管理上的压力和难度增大,反而从另一个方面增加隐患。

费用是另一个关注重点。不少网友反馈,较之在家充电,这种“新模式”还是略贵。但考虑到与在家充电性质的不同,路面设桩和后期管养需要成本,不能与在家充电简单类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此说来,新的设备、新的技术、新的方式刚刚走进大众视野,总会有个适应期,就像我们工作上岗,要先过试用期,这期间的疑问和意见,要通过实践去证明与检验。大家可以积极提供建议和思路,相关部门也会做好调研,不断完善。

这件事,总体上还是得到了网友们的正向评价。网友@往事若风说:“利用停车时间随时充电,不用晚上在小区集中充电了,降低了小区的火灾发生率。”

城市治理的精髓在于对居民期待的深刻理解和积极回应。正是这些期待,赋予了工作以明确方向和意义。虽然电动自行车充电桩的配置可能暂时无法满足每个人的需求,但以最广泛居民利益为出发点,通过汇聚集体智慧,不断地探索、创新和完善,一定会做得更好、走得更远。

文 | 顾杨乐

发布 | 徐雅莹、吴小荣

审核 | 王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