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强调,重庆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5月20日,重庆六届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召开第十次会议,强调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积极探索首创性、差别化改革,加快打造更多标志性成果,持续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

作为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两江新区是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的综合功能平台,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是应有之义。

重庆市委常委、两江新区党工委书记罗蔺表示,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市委六届四次全会、全市"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动员部署会会议精神,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集中攻坚、奋力突破,坚决打赢国企改革、园区开发区改革、政企分离改革攻坚战,全力盘活国有资产,推动新区高质量发展。

两江新区。(陈文森/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江新区。(陈文森/摄)

近年来,两江新区持续深化改革开放,推动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不断在全国、西部、重庆发展大局中承担更大使命、展现更大作为、作出更大贡献,进一步激发两江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

用足用好改革关键一招

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全面深化改革。

只有以深化改革激发新发展活力,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才能使一切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涌流。

在两江新区,以数字化变革为引领的改革正激发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新区全面承接和融入数字重庆"1361"整体框架,在数字党建、数字政务、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文化、数字法治、基层智治等方面发力,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贸易是两江新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领域。

为加快构建数字贸易全产业链,两江新区已建成领先西部的数字基础设施,拥有全国唯一、西部地区最完备的"四节点一通道两中心"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包含国家互联网直联点、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顶级节点、星火·链网超级节点等。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顶级节点已覆盖西部十省(市)19个行业,成为支撑西部数字贸易发展的"数字底座"。

德勤作为全球最大的专业服务机构,就看重了两江新区数字贸易发展机遇。

"重庆靠的就是改革开放的创新意识、锐意进取的开拓意识。在渝港合作项目、两路寸滩保税港、金山时尚消费区等地,无不彰显着重庆人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敢为人先、大胆革新的精神。"德勤中国管理团队成员兼华东区主管合伙人卢莹说。

因此,德勤去年在两江新区寸滩国际新城落户中国数智中心办公园区,以在数字化咨询和系统开发实施等领域拥有强大的专业服务能力,助力重庆打造专业服务输出地和人才聚集地。

此外,杭州骋风而来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也与两江新区签约"中国信通院西部分院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共享服务平台"项目。

据悉,该项目可实现多厂家多平台的算力互联互通,统一调度,安全交易,以实现算力资源的普惠供给。项目将落地两江协同创新区-明月湖,第1年计划新增50个研发类岗位,3年将扩充到200人,助力重庆打造数字贸易。

作为重庆制造业发展主战场主阵地,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进而带动产业整体转型升级,也是新区在产业发展层面,加快数字化变革的抓手。

今年刚刚投用的赛力斯超级工厂,就是新区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典型代表。

赛力斯超级工厂拥有超过1000台智能化设备,超3000台机器人智能协同,实现关键工序100%自动化;运用行业首创的质量自动化测试技术,实现100%质量监测追溯;通过全球领先的9000T压铸机,实现了一体化压铸部件中最高的集成度;同时,还达成了全球最高的生产效率。

两江新区产业促进局局长杨虹说,将数字化变革融入产业发展,新区大力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实融合不断深入,数字化赋能正成为两江新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子。

当前,两江新区已累计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350个,先后建成智能工厂22个、数字化车间107个,总量位居全市第一。

赛力斯超级工厂。(王加喜/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赛力斯超级工厂。(王加喜/摄)

打造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数字化服务体系,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是两江新区在数字政务领域改革重点。

一系列成果已经接连落地。

比如,在全市率先启用营业执照智能审批2.0系统,申请人可直接通过"渝快办"线上申报开办企业,时间由1个工作日压缩到2分钟。

又如,新区推出"新生儿出生一件事"改革,打通部门间办事"多次跑、多头跑、环节多、时间长"等工作堵点,把以往跑4个部门办7件事优化为"网上办""一次办""马上办"。

再如,新区运用AI算法和云计算分析实现"气、水、声"全环境、全天候、全要素监测,实现数据互联共享、业务协同处置、监管智慧高效,环境问题发现率增长75%,处置率提升近六成。

数字化,也在新区基层智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是实现超大城市敏捷治理、科学治理的重要载体。

当前,两江新区正加快建设区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街道数字化基层治理中心。区级和街道两级中心,将与市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形成三级联动,构建全局"一屏掌控"、政令"一键智达"、执行"一贯到底"、监督"一览无余"的数字化协同工作场景。

高水平开放助力带头开放、带动开放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强调,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对于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对外开放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各有关方面要齐心协力,把这一标志性项目建设好、运营好,带动西部和内陆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

两江新区是重庆在西部地区实现带头开放、带动开放的重要平台,近年来正高标准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不断创新运营组织模式,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一体打造大通道、大物流、大贸易、大平台、大口岸、大枢纽、大产业,同时不断提升开放载体能级,高质量发展开放型经济,助力重庆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

果园港国家物流枢纽。(蓝天/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果园港国家物流枢纽。(蓝天/摄)

2月10日零时10分,龙年首趟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从两江新区果园港鱼嘴站缓缓驶出。

果园港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节点,也是重庆打造内陆开放的枢纽港。

在两江新区推动下,目前西部陆海新通道(果园港)班列已经实现常态化发运。今年一季度,西部陆海新通道(果园港)班列发运201班,同比增长62%,有效推动了重庆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开放载体能级也在不断提升。2015年,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正式启动。两江新区是中新互联互通项目的核心承载区,截至2023年年底已累计签约中新合作项目61个,全市占比21%,签约金额109.8亿美元,全市占比43%。

自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启动运营以来,两江新区携手新加坡在金融、物流、航空、信息通信等4大领域方面齐头并进——示范性项目纷至沓来,新国大重庆研究院、中新多式联运"1+1"项目、莱佛士医院、万国数据等示范性项目落地运营。

中新多式联运公司负责人介绍,目前中新(重庆)多式联运示范基地已经有效连接了长江黄金水道、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出海出境大通道,并以果园港为中心形成了多式联运的闭环。

中新(重庆)多式联运示范基地。(张锦辉/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新(重庆)多式联运示范基地。(张锦辉/摄)

今年一季度,该基地营收突破1.2亿元,成为连接中国西部与东盟市场的又一重要节点。

在此基础上,两江新区也成为中新双方合作的重点区域。国家发改委日前发布的《促进国家级新区高质量建设行动计划》也提出,"重庆两江新区探索与新加坡联合打造中新(重庆)科技创新国际合作标杆园区,带动深化与东盟国家在产业、基础设施、绿色发展等领域务实合作。"

此外,两江新区还在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上发力,相继出台《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实施方案》《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交往清单》等,并做实做深企业"双专员"制度,为企业提供可感、可知、可量化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从制度层面改善外资营商环境。

"2015年,康宁宣布了在重庆两江新区的投资。重庆工厂成功运营后,我们持续加大投资,扩大熔融产能,在中国大陆建成了首个大猩猩玻璃生产项目。"康宁显示科技(重庆)有限公司科技事业部拓建项目总监Paul E.Knutson(轲宝华)说。

"2023年完成投资2.2亿元,截至目前累计投资4.1亿元。2024年预计投资5亿元。"重庆迈特光电有限公司总经理平野照雅介绍,2024年一季度,企业计划在四季度投产。

跨国公司积极扩大两江新区投资,充分体现了外国投资者对两江新区的坚定信心。而信心背后,也折射出了两江新区作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的广阔前景。

截至目前,两江新区已经引入世界500强企业190多家,占全市60%以上。

通过高水平对外开放,进一步对标国际标准和国际规则,两江新区不断促进产业迈进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环节,进一步畅通国内大循环,提升经济发展的自主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