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胎十月,孕妈们都会经历多次产前检查,其中有一项很重要的指标就是测量血压。部分孕妈可能会在孕中晚期出现血压升高的情况,甚至被诊断为“子痫前期”,需要提前终止妊娠。

那么,什么是子痫前期?子痫前期有哪些高危因素?如何进行早期筛查和早期预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子痫前期是指孕妇在妊娠20周以后出现收缩压≥140mmHg和(或) 舒张压≥90mmHg,伴有尿蛋白≥0.3g/24h,或随机尿蛋白(+),或合并心、肝、脑、肾、肺、血液系统等重要器官功能受损,是一种妊娠期特发性高血压疾病,严重威胁母婴健康和安全。

01子痫前期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子痫前期是一种多因素、多机制、多通路致病的疾病,涉及母体、胎盘和胎儿等方面,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目前比较公认的是与子宫螺旋小动脉重铸不足、炎症免疫过度激活、血管内皮细胞受损、遗传因素及营养缺乏有关。那么孕妇存在哪些高危因素容易发生子痫前期呢?

子痫前期病史及家族史;

多胎妊娠;

高血压、糖尿病、肾脏疾病、抗磷脂抗体综合征、血栓疾病史;

其他:初产妇、肥胖(BMI≥35kg/m2 )、高龄、个人情况(前胎低体重、前次不良妊娠结局、距离上次妊娠≥10 年)、遗传因素、体外授精等。

02子痫前期的预测方法有哪些?

加强教育,提高对妊娠相关高血压疾病的认识,识别子痫前期高危因素,在妊娠前、妊娠早期和对任何时期首诊的孕妇都建议进行高危因素的筛查和子痫前期预测。

注意子痫前期高危风险因素筛查;

注意预警信息和评估:子痫前期的预警信息包括病理性水肿、体重过度增加、血压处于正常高限(也称高血压前期):收缩压131~139 mmHg和(或) 舒张压 81~89 mmHg、血压波动(相对性血压升高)、胎儿生长受限趋势、血小板计数呈下降趋势及无原因的低蛋白血症等。

子痫前期的预测:

血清学标志物筛查:胎盘生长因子(PLGF)、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 (PAPP-A)、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sFlt-1)、胎盘蛋白13(PP13)等。

生物物理指标:平均动脉压、子宫动脉搏动指数的预测。

03如何预防子痫前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意休息,适度锻炼,控制体重;

合理饮食,注意营养均衡;

低钙孕妇建议补钙(摄入量<600mg/d),每日口服1.5-2.0g;

明确具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应在孕11-14周开始服用阿司匹林,剂量为75-150mg,服用至孕36周或或确诊子痫前期时。不同指南对于阿司匹林的使用条件、起止时间及剂量的要求略有不同。

孕妈们应注重每次产检,进行子痫前期风险筛查、评估,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安然度过孕产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