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

“欢迎品尝我们现摘的红杏……”近日,达州市宣汉县普光镇杏树村举办第五届“巴山红杏”采摘活动。活动现场欢歌笑语,热闹非凡,集聚了几百名来自周边的游客。国网宣汉县供电公司驻该村第一书记曾令春在活动现场忙前忙后,招呼着前来采摘观光的游客。当天活动现场累计助销红杏1530斤、果酒172件,实现销售收入5.5万元。

杏树村是国网宣汉县供电公司定点帮扶村。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该村依托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以“农旅”融合的方式,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巴山红杏”1800余亩、枇杷500亩。其中“巴山红杏”果形个大,果肉饱满多汁,甘甜可口,是宣汉县的特色农产品。目前,村民通过红杏产业实现年户均增收19625元。

“我记得刚到杏树村的时侯,这里的杏树园才刚长成林,挂果很少。”曾令春回忆说,2021年7月,他来到这里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当时由于缺乏管理和缺乏技术指导,红杏产量一直不高,更别谈产值了。为推动乡村振兴,助力产业发展,曾令春与村委商量后,决定大力发展红杏产业,帮助村民增收致富。随即,他邀请到宣汉县农科站技术专家到村里开展科学种植技术培训,以此提高红杏产值。

2022年起,红杏产业逐渐成熟,但因为杏的保鲜时间较短,对保鲜温度要求较高,稍有待滞就会影响口感和经济价值。为解决红杏保鲜,曾令春与村委商量,决定选址建冻库。国网宣汉供电公司得知冻库用电需求后,及时上门察勘,制定供电方案,并架设专线约380米,解决冻库用电。解决杏储存问题后,村里又联系厂商,将红杏进行深加工,做成杏果酒、杏脯、杏罐头等,以此增加产品附加值。

“杏树村因村口一棵千年古杏树而得名,又因红军当年在此驻所而闻名,在该村孙家榜至今保留着红军当年临时住所、医院和水井,因此该村红杏冠名为‘巴山红杏’。”杏树村党支部书记黄义红介绍,近年来,随着“巴山红杏”知名度提高,每年漫山遍野的杏花开放时节和红杏采摘季节,引来不少游客前来打卡拍照,现已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网红村”。(赵红英)